辯
昂麥帝國的議院從第一天離開亞述大陸起就存在了,當時是因為在航行的船隊中正值壯年的昂麥家主突然過世,於是組建了那時候叫做臨時督政團的組織,開始時隻有十二個人,代表了艦隊中皇族,官員,平民的利益。
等到艦隊成員正式踏上洛基大陸土地的時候,年僅十九的第一代大帝雅丹保存了這項製度,並更名為議會,又為了表現大帝對土著居民的重視,土著中可以派出三個代表,形成了第二代十五人的編製。之後有了萬商聯合會,獵頭者協會,軍隊日益和官場脫節等等原因,於是最終擴張成了三十一人的議會。
議院整體由七根柱子構成,代表了帝國從亞述大陸帶過來的騎士精神,中間柱子代表忠誠,分立六邊的圓柱則代表平民,貴族,商人,軍人,原住民,傭兵的虔誠,名譽,禮儀,堅毅,謙卑,驕傲。
日影慢慢移動,當立在王座麵前日晷的指針指到正中的時候嗚嗚的號聲便從兩邊衛兵手中的象牙號中傳來。在場的議員們一個個都坐直了身子,今天叫他們前來隻說了是“議事”,卻並未告訴他們是何事,故而一個個早已迫不及待。
不過也有幾個例外的,議院中央是露天的,隻在四周的席位上建了一圈遮雨的白石板。在名譽白石柱的白石板下麵,正經端坐著一位白麵紅冠的中年人,他頭上戴的冠帽不是現在流行的----土著民們的束發冠,而是亞述大陸帶過來的翻簷軍官帽,金黃色的頭發也沒有像洛基人那樣束在頭頂,而是在脖子後麵整整齊齊,一絲不苟的紮起來。
庫索德老神在在的端坐著,眼睛時不時的瞄一眼對麵的詹克,昨晚詹克和納德一起進的宮,想必都已經知道了消息,納德王子自小就跟自己這個沒胡子叔叔要好,所以得知父王以死當然第一時間告訴叔叔。雖然這個叔叔跟皇室的血緣關係早已經斷了不知幾代。
庫索德是西邊海岸重鎮奧托城老城主遼的次子,當初是以質子的方式來到帝都生活,因為知道自己繼承國主無望,於是庫索德在皇城中結交權貴,上下走動。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更是成為了舊貴族中的代表人物,跟他初進皇城時的好友詹克坐在了對立麵。
詹克雖然也注意到了庫索德的目光,但是他關注的卻是另一邊,傭兵組織裏老相國的師兄,五行的掌門羅路。比起新舊貴族的紛爭,詹克覺得帝國更應該小心的是這些不斷崛的勢力,還有在“禮儀”也就是諧音“利益”牌子下坐著的總是笑得睜不開眼睛的金商炮。
同樣的,幾個第一代表各懷心意,暗自準備,一場舌戰看來是免不了了。
鳴號超過三次之後很多人都坐不住了,原住民代表中的胡耒胡十二更是急忙站起,看到其他幾個第一代表都一臉嚴肅才意識到自己的無禮,於是在眾目睽睽中又坐了下來。中間一張藤椅上假寐的老相國羅備也把眼睛撕開一條縫瞄了他一眼。
四次,五次,這次除了幾個知道內幕的,大多數議員都站了起來。
這是帝國頂級戰備的信號!
五次號完,低下悉悉索索的聲音越發的響亮了。老相國顫顫巍巍的起身,撈起左手袖子擦了擦眼角,哭道:“舉疆不幸,吾主駕崩!昨夜苟知,捶胸頓足而恨!想先帝遺容,曆曆在目,思江山社稷,前途何在。老朽不才,委以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