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佩裏·巴爾洛對網路攻擊感到吃驚,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匿名’組織代表了一股令世界震驚的力量。因此我反對拒絕服務攻擊,不管攻擊目標是誰。這就像是網絡空間的毒氣罐。我懷疑這樣的攻擊將一直持續,直到阿桑奇被釋放,以及維基解密不再受到持續的騷擾。”
支持維基解密的黑客還通過視頻聊天的方式,出現在英國天空電視台節目中,他們聲稱將會繼續攻擊阻礙或者破壞維基解密網站的公司。一個來自未知組織的網絡黑客“鱸魚”,還透露了黑客組織運作的方式以及他們日益龐大的隊伍。這位在電視上帶著麵具的黑客稱:“事實上,我們的攻擊目標很有限。我們隻攻擊那些跟維基解密網站有直接關係的公司,包括在線支付平台貝寶公司、Visa、萬事達和亞馬遜公司等。我們不會攻擊媒體,這是一個絕對準則。”他還介紹說:“有些人會提議攻擊的目標,我們會對這些目標進行調查,反複斟酌,才決定是否攻擊。”他聲稱,已經發明出新的更加高級的軟件,並將繼續對一些公司進行攻擊。
現在又有支持者正改進攻擊軟件,目的是創造出更多強力工具來為未來可能進行的抗議活動做好準備。幾名程序員在Geeknet旗下SourceForge.net網站發布新版本的所謂“低軌道離子加農炮”(LOIC)攻擊程序,用戶可免費下載,也可以建議開發者如何改進軟件。用戶名為ChipForkAnon的程序員稱:“我已經改進了這種軟件,使其成為一種更好的‘武器’。”
這種攻擊軟件很容易使用,用戶隻需輸入想要攻擊的網站地址,就能對這個網站發起攻擊,讓網站因流量過高而被迫關閉服務。該軟件在SourceForge.net上的下載量超過10萬次。LOIC軟件不僅僅是一種攻擊軟件,安全專家也能利用該軟件來模仿針對網站發起的攻擊行為,從而找到防禦攻擊的辦法。
與此同時,在“上帝保佑美國”的口號感召下,美國民族主義黑客對“匿名”組織發動“反擊行動”。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遠赴歐洲、加拿大,然後回到美國追查發動攻擊“支持維基解密的黑客”的“互聯網積極分子”的行動。聯邦調查局追查了加拿大的黑客互聯網地址,追查了黑客曾經用來發動攻擊的加州的虛擬服務器所分配的IP地址。與此同時,德國聯邦刑事警察局調查了維基解密攻擊事件,發現來自得克薩斯州主機服務器分配的IP地址拒絕發動攻擊的信息。美國聯邦調查局突擊搜查了得州公司、得克薩斯農場服務器。聯邦調查局特工複製了兩個硬盤驅動器。
阿桑奇的律師稱,阿桑奇並沒有鼓勵黑客為維基解密發動任何攻擊,“他認為有人故意把維基解密和黑客組織聯係在一起”。
接班人拉芬森浮出水麵
阿桑奇居無定所,頻繁奔波於不同的地區與國家。
維基解密是一個分散的民間組織,沒有總部和固定成員。
一旦它的靈魂與核心離開,網站運行將麵臨很多困難。
阿桑奇被捕之後,維基解密卻始終維持運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維基解密新的接班人克裏斯汀·拉芬森(Kristinn Hrafnsson)。
阿桑奇是維基解密的領袖,每次都是他出現在公眾麵前接受媒體的采訪。但是,人們似乎很少注意到,阿桑奇的背後還有一位神秘人物,那就是克裏斯汀·拉芬森。近幾個月,他成為維基解密的第二任發言人。阿桑奇被捕後,他順理成章地成為維基解密的一把手。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來自冰島的調查記者。
2009年8月,維基解密泄露了考普興銀行文件,拉芬森此時才知道維基解密的威名。在考普興銀行泄密事件的發酵過程中,拉芬森與維基解密共同撰寫和發起了一份“現代媒體倡議”,主張通過“泄密保護法案”,倡導將冰島變成全世界言論最自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