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成功的人背後的低調血淚史1(1 / 1)

十年寒窗無人曉,一舉成名天下知。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腳跟未穩,不可飛奔。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要耐得住寂寞,在平凡和苦難中礪煉,打好堅實的基礎。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有如此,才能在沉默中爆發。

1、韜光養晦,練就平凡心

人生處世,總要先為自己找好安身立命之地。會做事不如會做人,根基未穩時記得保護好自己,否則初露鋒芒也許會招來殺身之禍。“氣人有,笑人無”這是普遍規律,不要由此招來別人的妒忌而成為被攻擊的對象。聰明的人都知道留住青山,蠢蠢欲動。

深藏不露、畢露鋒芒,比喻有才能的人不同的兩種處事方式。這對用人者來說,前者難辨,後者易識。為此,前者往往被埋沒,但有時也如南山之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何時能鳴?這要取決於周圍條件,智者待時而動。到時,即使有人想阻攔,恐怕也難矣!在古代這種例子很多,下文所記南唐柴克宏,就屬這樣的人。

南唐和吳越相鄰,兩國之間時常為爭城奪地發生衝突。後周世宗顯德三年,吳越協助後周進攻南唐,吳越軍統帥吳程率軍包圍了常州,攻破外城,生擒南唐常州團練使趙仁澤,常州形勢告急,派誰去增援常州呢?南唐帝李憬反複盤算,一時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這時,有人推薦了柴克宏。

柴克宏是南吳名將柴再用的兒子,擔任南唐龍武都虞侯。他沉默寡言,喜歡幫助別人,從不治理家產。雖然統禦皇家警衛部隊,但每天隻是跟賓客朋友博弈飲酒,從不談軍事。當時的人都認為他不是統帥將領之才。如今,因形勢危急,國家急需人才,有人提醒朝廷說柴克宏很久沒有升官了。南唐帝李憬於是擢升他為撫州刺史。柴克宏請求調到軍隊去效命沙場,李憬沒有立刻答應。柴克宏的母親上疏說,她的兒子有他父親的才能器宇,可以勝任統帥。如果不能勝任,甘願與兒子同時受死。李憬夙知柴再用能征善戰,現在他的妻子親自推薦自己的兒子,並且口氣這樣堅決,知子莫如母,想來不會有錯,於是下了決心,任命柴克宏為右武衛將軍,派他率軍跟袁州刺史陸孟俊會合,增援常州。

當時,南唐的精銳部隊都在長江以北,全力對付後周大軍。柴克宏率領的好幾千人援軍,全是老弱殘兵,南唐樞密使李征古發給他的鎧甲武器,都是蟲蛀鏽蝕的,破破爛爛。柴克宏去見李征古陳訴,誰知李征古不但不予調換,反倒破口大罵,態度十分惡劣。官兵們都憤憤不平,柴克宏卻不動聲色,一如既往。快要到達潤州時,李征古突然派使節前來,調柴克宏回京,另派神武統軍朱匡業代替,燕王李弘冀任宣潤大都督,駐兵潤州。他對柴克宏說:“你隻管前邊作戰,我負責向朝廷說明。”於是上疏給朝廷說:“柴克宏的才能和謀略,都非常出色,這次出征一定會成功。常州危險萬狀,隨時都會陷落,不應該中途撤換統帥。”柴克宏遂率軍直向常州。可沒想到李征古又派使節來調他回師。柴克宏對使節說:“我計算著日子要擊破敵寇,你卻調我回去,肯定是奸細。”喝令部眾將使節拿下折首,使節急了,大聲抗議說:“我奉李樞密之命而來。”柴克宏說:“就是李樞密親自來,我也砍下他的人頭。”柴克宏的增援部隊於是很快抵達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