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淝水之戰(3)(1 / 3)

當皇帝皇後的都看慕容垂一家不順眼,朝中的官員自然就忙著聚在一起商量,怎麼除了慕容垂討老大歡心。果然,沒多久就有官員寫告密信,說慕容垂的老婆段氏跟外人勾結起來,妄圖用巫術詛咒慕容和可足渾氏。

慕容一看,也不管是真是假,直接下命令抓人。本來嘛,他正愁找不到借口暗害五弟一家呢,現在有人給自己創造條件,難道還要放過?於是,無辜的段氏就進了監獄。越獄是不可能了,因為看守嫌犯的人員三天兩頭地對她進行嚴刑逼供。

段氏深知有人想要加害自己全家,不管對方怎麼用刑,都閉口不答。後來,慕容垂看不下去了,就對老婆說:“你也別硬扛了,如果招供的話,還能給自己一個痛痛快快的死法,現在受了這麼多酷刑,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啊。”

段氏想也沒想地拒絕:“照現在的情況看來,我是難逃一死了。可是我如果遂了他們的心願招供的話,上對不起天地祖宗,下對不起我們多年的夫妻情分,所以我是死也不會這樣做的。”最終,段氏受盡酷刑,慘死在了獄中。

慕容垂見老婆死了,心中悲痛萬分。他清楚,老婆的死是因為有人想加害自己,明明他在朝廷裏已經足夠謹小慎微了,但依然不能打消他人的猜忌和疑慮,長此以往,大燕哪還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啊?

死了老婆的慕容垂很傷心,隻好一門心思奔事業,勝仗也是越打越多,名聲遠播國內外。至於朝中的大小官員,更是奉他為大燕國的救星,人人都說他是國家的頂梁柱。太傅慕容評聽說後,不開心了,心說:“咱的官位明明比慕容垂這家夥要高,但為什麼大家對我不看好,反倒把他捧上天了呢?這樣下去,朝中不就沒人把我放在眼裏了嗎?”

被危機感逼迫的慕容評為了自保,趕緊尋找同黨。他首先找上的就是可足渾氏。雖然段氏死了,但可足渾氏依然看自己的小叔子不順眼。原因無他,就是慕容垂除了娶段氏當老婆外,還把可足渾氏的妹妹也娶進了門,可是因為他跟段氏的感情一直很好,自己的妹妹一直不得寵。現在段氏死了,他更是不把可足渾氏的妹妹放在心上。當姐姐的知道妹妹受了委屈,自然要想方設法地幫忙出氣。於是,慕容評一遊說,可足渾氏就樂不顛兒地跟他結成了統一戰線。

這一次,兩人的聯手提前走漏了風聲,有人便勸慕容垂說:“你現在在朝中舉步維艱,想加害你的人隻多不少,反正你是有實力的,軍中的威望也是無人可比,倒不如一鼓作氣反了算了!”

慕容垂又是搖頭又是歎氣,回絕說:“我要是造反的話,就是兄弟自相殘殺。到時候國家動亂,那咱們今後還談什麼統一大業呢?不行,我是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的!”

阿龍記事貼

慕容家的內訌

慕容兄弟四人:慕容翰、慕容仁、慕容昭,慕容排在第二。慕容繼承部落首領的位置後,和兄弟們的感情算是徹底破裂了,猜忌大哥,將其逼走,殺死了慕容昭、慕容仁。到慕容、慕容父子時,兩人又逼走了慕容垂。前秦滅亡後,慕容家更是人人自立一方,爭鬥不休。

他兒子見老爸遲遲不為自己打算,也著急上火了,便跟他說:“咱們一大家子人還指望著您呢,您怎麼能不為我們打算打算呢?我也知道您想做個忠臣良將,可是也得保住性命才有希望啊。要不我們先偷偷逃出京城,等到了龍城(燕國的故都,今遼寧朝陽)再請罪,請皇上明察。到時就算朝廷的人說咱們造反,但我們手中有兵,誰都不敢輕舉妄動。”

慕容垂聽兒子說得在理,便在初冬的時候對外宣稱要帶家裏人出城打獵。等到出了城,全家人就換上平民的衣服,開始真正的亡命天涯了。

不過,事實證明一家人也有不同心的時候。慕容垂的小兒子因為平時不受老爸待見,中途叛逃回了京城,跟慕容評打小報告:“我老爸說要打獵您還真信了啊?現在大冬天的,老鼠都不願意出來了,哪兒來的獵物可打?您趕緊去追我老爸吧,他準備逃到龍城去占山為王呢。”慕容評大驚失色,連忙叫人追趕。

後麵的追兵緊追不舍,慕容垂便和兒子商量對策。他兒子便說:“老爸,現在就算逃到龍城,估計我們也沒有準備反擊的時間了。聽說前秦的新老大苻堅正在網羅人才,要不咱們去投靠他怎麼樣?”

慕容垂很無奈,但在這種危急關頭也隻好聽從了兒子的意見。於是,公元369年11月,慕容垂帶著全家老小奔赴前秦,認苻堅為老大。苻堅聽說了慕容垂來投靠自己的消息後,高興得仰天長笑,還親自跑到長安城外去迎接他。

兩人一見麵,苻堅就握著慕容垂的手說:“這天下有的是人才,但是能趕得上你的卻沒有幾個啊。你來了就好,咱倆一起建功立業,將來有福同享。等到平定亂世以後,我一定讓你榮歸故裏。”就這樣,在燕國受盡窩囊氣的慕容垂在前秦從頭開始奔事業。

阿龍辭典前燕繼承製

前燕政權產生前,首領遵照唯才是舉的原則產生,因而窩裏鬥得厲害。隨著集權國家的誕生,受漢文化影響,開始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前燕采取了係列措施,如使太子處理尚書台事務、加強東宮兵力乃至遣太子領軍征討等。但代價也很大,使得慕容氏家族內部發生了一幕幕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