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龍辭典中國園林
中國園林特別是文人園林興起,差不多就是從東晉開始的,如司馬道子的老爸司馬昱所建的華林園。一次司馬昱對人說:“有了園林,就沒有必要跑到荒郊野外去欣賞風景了。你看,這山水,不像《莊子》中的濠梁、濮水嗎?這鳥獸蟲魚,不像那濠梁中自得其樂的魚兒嗎?”在一有限空間,欣賞無限美景,這是中國園林的特點。
【阿龍看熱鬧】
酗酒亡國
殷紂王有酒池肉林,劉曜喝酒喪國,司馬曜酒醉死於女人之手,司馬家這對父子顯然也是酒沒少喝……一係列的曆史事件表明,君主酗酒意味著亡國。陶淵明嗜酒,李白海量,兩個大文豪都沒有出名的後代,可能也是酒精惹的禍——酗酒傷身啊。酒雖好,不可貪杯。
3、 桓玄造反
淝水之戰後,北邊的前秦陷入了烽煙四起的局麵。至於戰勝國東晉,也沒好到哪兒去。公元385年,謝安一死,朝廷就徹底由司馬道子把持。這家夥是個標準的酒囊飯袋,喝酒在行,一遇到正事就拿不出主意。時間長了,官員們都知道上司沒能力,好忽悠,於是有了渾水摸魚享受生活的人,更有了策劃謀反趁機稱霸的人。這當中就少不了一個叫桓玄的。
桓玄的老爸是以前東晉鼎鼎有名的桓溫。桓溫當了一輩子權臣,最想做的是皇帝,但到死都沒能如願。也正因此,桓溫晚年的時候才發出“大丈夫生於世,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的感慨。桓玄也深受老爸的影響,一心要做人上人。
我們讀史書都知道,隻要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出生的時候總免不了要發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顯然,桓玄也是其中一員。根據他老媽的描述,她有天晚上做夢,夢見天上的流星落在了她家的銅盆裏(這概率該是多麼微乎其微啊),之後流星變成了火珠。接著他老媽在喝水的時候,便就著水將火珠吞下肚。沒多久,兒子桓玄出生了。
桓玄不但出生離奇,小的時候還很聰明。桓溫死的時候,他不過六七歲。有一次,桓溫的弟弟桓衝摸著他的頭,指著眼前的文武百官,對他說:“這些人以前可都是給你爸打工的官僚啊。”如果是平常的小孩兒聽了,多半也是似懂非懂。可是桓玄聽完後,卻不由得淚流滿麵。在場的官員們見了,都稱讚這小孩兒懂事。
桓玄長大後很有才華,並且仗著自己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心想自己今後肯定能像老爸那樣權傾朝野。可惜,朝廷上下對這個新人很不待見,還有不少人暗地裏說他壞話:“桓溫以前就想謀反,估計他兒子也好不到哪兒去。”種種原因,使得他二十多歲了還是隻能在政府裏當個閑散官員。
桓玄過得很鬱悶。相比而言,司馬元顯的生活就明顯滋潤多了。他一方麵瘋狂斂財,一方麵仗著有老爸當後台,在朝廷裏呼風喚雨,別提有多風光了。桓玄心裏很不平衡,同樣是官二代,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公元398年,桓玄再也按捺不住了。當時,司馬父子一心隻貪圖享受,朝廷裏掌權的都是一幫貪官汙吏。有個叫王恭的官員就以討伐奸臣為由,舉起了起義的旗子。桓玄見了,趕緊蹦出來表示:“我支持你!”隨後,就和其他同僚一起推舉王恭當起義的盟主,揚言要肅清朝廷的奸黨。
司馬道子慌了,喝了一輩子酒的他不願麵對現實,便趕緊把手中的權力交給兒子司馬元顯,並表示:“國家的未來是掌握在你們年輕人手中的,你老爸我繼續醉生夢死去了。”司馬元顯接下爛攤子,開始跟王恭、桓玄等人對抗。
不得不說的是,桓玄自從開始起兵,整個人生就開始轉運了。打了勝仗不算,手中的兵馬和權力也越來越大,而司馬元顯畢竟年輕,就算再有本事,時間長了也明顯感覺到壓力很大。
公元402年,桓玄的大軍攻入首都建康,生擒了司馬父子,揚眉吐氣的他總算迎來了權傾朝野的這一天。從這時起,朝廷中的大小事全部都由桓玄一個人說了算,皇帝成了名副其實的傀儡。
剛上任的桓玄還是很想做點兒正經事的,又是改革內政又是整頓朝綱,還起用了好些有真本事的人才。可是不過幾天,他的三分鍾熱度就退去了,一心隻想著享受生活。官員們見他不給力,也開始混日子,天天尋思怎麼借用職權撈油水。於是,東晉朝廷在短暫的春天之後又亂成了一鍋粥。
此時的桓玄可沒心思再搞什麼國家建設了,他在逍遙了一陣子後,開始籌劃篡位奪權的事。本來嘛,他老爸在世的時候就想當皇帝了,可惜一直沒敢行動。現在輪到做兒子的當權,要當皇帝還不得是分分鍾就能搞定的事?
桓玄在翻遍篡位前輩們的履曆表後,就開始行動了。他首先讓朝廷加封自己為楚王,外加送封地,給他設立百官的權力。然後,他自己又寫了一封請辭信,表示:“咱才疏學淺,實在配不上楚王這個封號啊。”接下來,他暗中威逼皇帝,要對方專門寫封詔書,說是要請他接受封賜。就這樣,桓玄當著天下人的麵,扭扭捏捏地接受了楚王的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