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東晉之死(2)(1 / 3)

阿龍記事貼

孫恩起義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十月,發生了孫恩領導的浙東農民起義。起義軍以五鬥米道為旗號,把海島當成宗教中的仙山,以之為進攻的基地和退縮的根據地。後來,起義失敗,孫恩投海自殺。在他的部下看來,孫恩沒有死,而是屍解成水仙,於是也紛紛跟著投水。

桓玄玩自編自導的遊戲上了癮,他在製造輿論的時候也用了同種方法。之前的東晉一直有不少隱士,可自從戰亂開始,國家動亂,隱士也漸漸消失了。桓溫聽說後,覺得很沒麵子,嚷嚷著以前那些高潔之士怎麼到了我這兒就沒有了呢?於是,他命人找來西晉時候的隱士皇甫謐的後代皇甫希之,說:“你老祖宗都隱居過,你難道不想體驗一把當隱士的感覺嗎?”說著,就給對方一筆錢,命令對方去山林裏裝隱士。

沒過幾天,桓玄覺得皇甫希之的名聲已經響亮了,就寫了封信讓對方出來當官。可是,還不等皇甫希之開口呢,又一條密令下來了:你現在是隱士,我就算是高薪聘請你出山,你也得堅決拒絕!皇甫希之很無奈,迫於對方的權勢,隻好繼續待在家裏長籲短歎裝清高。

公元403年,桓玄再也坐不住了。他當著天下人的麵自封為帝,建立桓楚國。然而,坐上皇位後,他依然不務正業,隻想著怎樣花天酒地,沒過多久便迎來了他的末日。

阿龍辭典妙畫登仙

顧愷之是東晉的大畫家,和桓溫父子的關係都不錯。一次,顧愷之要出遠門,把自己的畫作封存在一個櫃子裏,交給桓玄保管。桓玄鬼精鬼精,從後麵把櫃子打開,偷走了畫作,把空櫃子交給了回來的顧愷之。並說,你看,櫃子好好的,我可沒動。顧愷之打開櫃子一看,一張畫也沒有了,驚歎道:想不到我的畫妙靈變化,蛻化登仙而去了。

【阿龍看熱鬧】

要出名,也簡單

桓玄不像他老爸桓溫那樣,或許從來沒有想過要留名青史,一心隻想著在曆史上成名,哪裏管他是萬古流芳還是遺臭萬年。

這年頭,出名比桓玄那個年代要容易多了,人家好歹是真刀真槍地動了武,而現在隻需要在網絡上拋棄臉麵,嘩眾取寵,明天的你就會成為明星。不過,在出名的同時,又有幾人想過,那億萬網友中有幾人不是僅僅把你當做茶餘飯後的笑料,看過就算的呢?有時與其追求雷人的一瞬間,倒不如踏踏實實做人。

4、 赫連勃勃與統萬城

魏晉時期,天下但凡是有點本事的人都忙著爭地盤,匈奴人繼劉淵一家之後,赫連勃勃又出場了。

赫連勃勃剛出道的時候,不過是個無名小卒,在後秦的國君姚興手下打工。姚興很看重他,覺得他是個人才,一心想要給他提幹。姚興的弟弟便對老哥說:“這小子本事是有,但是性格太殘忍了。而且他老爸可是被拓跋殺死的,身上背著國仇家恨,您可不能輕易用他啊。”姚興根本聽不進去,一意孤行地封赫連勃勃為大將軍。

的確,小時候的赫連勃勃是在匈奴部落裏長大的。後來,部落趕上拓跋開疆拓土,便被對方順手給滅了,他老爸也喪身其中。從這時候起,他就發誓要和北魏鬥爭到底。然而,領導姚興很不給力,幾次輸給北魏後,他就忙不迭地跟人講和了。

赫連勃勃聽說後,氣得指天罵地:“還以為能跟著一個好領導,將來給老爹報仇呢,結果姓姚的這麼不給力!哼,大不了咱單飛,出去闖出一片天來,再跟拓跋老賊一較高低。”

當時,赫連勃勃的嶽父是後秦的邊防守將。赫連勃勃便把老丈人請過來,說是想一起打獵,增進增進感情。嶽父見當女婿的這麼孝順,就興衝衝地跑過來了。誰知剛到目的地,赫連勃勃就一聲令下,讓事先埋伏好的刺客衝出來,一刀結果了嶽父的性命。

赫連勃勃擠出兩滴鱷魚淚後,便順手接管了嶽父留下的兵權,徹底跟後秦決裂,自立為王,建胡夏國。胡夏國一建立,官員們就跟赫連勃勃商量定都的事。大家都建議把首都建在關中一帶。

赫連勃勃卻說:“關中那塊地方就是浮雲啊,想要的人太多了,他姚興也不是傻子,肯定日夜都嚴防死守。我們才剛剛建國,怎麼能跟他硬碰硬呢?要我說,首都還是定偏遠一點,到時候咱們隻需派出輕騎兵,毫無章法地亂打一通,就能讓對方找不著北了。而咱們進可攻,退可守,隨時能夠見機行事。不出十年,秦嶺以東、黃河以北就都是我的地盤了。到那時,關中還不手到擒來?”大家聽後,都連連點頭稱是,說自己跟對了領導。

赫連勃勃就這樣拉開了胡夏國的序幕。他和一幫將士經常在後秦的地盤上四處劫掠,行蹤不定,秦軍就算派出大批主力也不能摸清他們的方向。而等到秦軍疲軟之後,夏軍新一輪的劫掠又開始了。姚興見自己的將士屢屢受挫,不由得叫苦連天:“早知道如此,我當初聽了老弟的勸告,也不至於像今天這樣任人宰割啊。”

赫連勃勃一邊忙著開疆拓土,一邊開始準備建都的事。他在經過多方考察後,來到了陝西靖邊一帶。那裏有山有水,物資豐富,赫連勃勃一眼就相中了那兒,並表示:“以後有的是仗要打,我要我的這座都城成為天底下最牢固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