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東晉之死(2)(2 / 3)

工匠們為了讓城池牢不可破,絞盡腦汁,就連修城的土也是用白石灰、白粘土混著糯米汁攪拌蒸熟而製成的。等到驗收的時候,會有專人拿著鐵錐測試它的硬度,如果鐵錐刺入一寸以上,負責修牆的人就會被當場殺死,別的人再把屍體填進牆中。

工匠們花了六年的時間,總算把城池修建完成。赫連勃勃看著宏偉的城池,朗聲大笑說:“從今天起,我大夏就以這兒為首都了。我意在統一天下,居臨萬郡,我看這城的名字隻有‘統萬’二字才當之無愧啊!”從這時起,統萬城便名震天下。

赫連勃勃在統萬城裏待得很是愜意,心說現在國家有了,首都也不缺了,唯獨差的就是跟周邊國家搞好關係了。當然,後秦那邊在吃盡夏軍的苦頭後,平時大白天的都不敢開城門,想要搞好關係,一個字,難!至於胡夏國西邊的南涼,赫連勃勃準備采取和親的方式來謀取土地。

南涼的老大叫禿發檀,他聽到和親的要求後嗤之以鼻:“赫連勃勃那小子算老幾啊?三天兩頭地跑我這兒來打秋風,現在居然還想要我嫁女兒,哼,不可能!”

和親失敗的赫連勃勃覺得臉上沒麵子,想自己年輕有為,白手起家,不知道有多搶手呢,怎麼到了南涼那兒就碰壁了呢?他一咬牙,一跺腳,當即下令:“你不嫁女兒,咱自己過去搶!”

於是,兩萬夏軍壓境,奇襲南涼,殺得對方落荒而逃。頃刻之間,南涼就死傷一萬多人,更有兩萬多人被俘虜,他們的牛羊也被搶了數十萬頭。夏國的將士們都很高興,跟赫連勃勃說:“老大,以後咱別玩和親的遊戲了,沒勁!還是出門打一仗有效率。”赫連勃勃聽了哈哈大笑。

阿龍記事貼

奇才禿發檀

赫連勃勃想吞並南涼,姚興也想,就派尚書郎韋宗去試一下禿發檀有幾斤幾兩。誰知禿發檀與和韋宗縱論當世大局,聽得韋宗不斷讚歎,說道:“不隻是華夏有奇才啊,塞外也有。知識不盡在典籍,《五經》之外也有高論!”

禿發檀聽說己方慘敗的消息後,罵罵咧咧地給手下下令:“趕緊給我找些人來,趁赫連勃勃那小賊正狂妄著,咱們立刻派兵追擊。他們現在拉著兩萬多俘虜,數十萬頭牲口,我就不信能逃到哪兒去!”

禿發檀說得沒錯,拖家帶口的赫連勃勃的確跑不快。於是他索性不跑了,就地停下來,開始做戰前準備。他當時身在陽武穀,便讓將士們把穀底的冰鑿開,再把戰車放進去堵住通道。接著,他又和大家夥兒埋伏在陽武穀的兩邊。等南涼大軍一進穀,他一聲令下,夏軍就鋪天蓋地地衝殺過去,打得敵軍潰敗而逃。

赫連勃勃殺紅了眼,便在敵陣中大聲下令:“把敵軍的腦袋砍下來,堆在一起做成骷髏台。”當時天寒地凍,一萬多人頭堆積在一起,沒多久便被凍結住。這些頭顱或驚恐或絕望,更有很多死不瞑目的。但凡有人路過這裏,看見了都嚇得瑟瑟發抖。

這一戰後,赫連勃勃的威名震動天下,而胡夏國的實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阿龍辭典鳩摩羅什譯經場

姚興時的後秦的一大文化建設就是興修寺院,提倡佛教。姚興在長安開辟逍遙園,作為西域僧人鳩摩羅什的譯經場。鳩摩羅什前後譯經九十八部,共計四百二十五卷。鳩摩羅什譯經力求譯文典雅而又不失原意,所以,他的譯經活動不但有利於佛教的傳播,還奠定了中國翻譯文學的基礎。

【阿龍看熱鬧】

野心家的霸氣

“統萬城”一名,可以說是名垂千古。統一天下,居臨萬郡,無不透露出赫連勃勃的野心和霸氣。其實,魏晉時期,像他這樣霸氣外露的人,簡直是層出不窮。縱觀曆史,隻有真正的野心家,才能成為開國者。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進取和開拓,才使得曆史變得波瀾壯闊起來。

五胡十六國的亂,誰都無法否認,但卻也沒人能否認,正是因為這段曆史的大洗牌,中國才迎來了隋唐那樣繁華的盛世。

5、 劉裕滅南燕

桓玄的名聲雖然不太好,但看人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在一次上下級的見麵會上,坐著一大幫東晉的人才,他視若無睹,卻獨獨對一個叫劉裕的不起眼的小將領另眼相待。他甚至誇耀對方:“這可是個有真本事的人才,見識也很不凡,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要把你招到門下來打工。”不過,他的願望臨死都沒有達成,因為劉裕是個不甘人下的人。也正因為這點,才有了他後來的豐功偉業。

說起劉裕,他的出身在東晉王朝中,簡直不值一提。當時,朝廷的官員幾乎都來自於達官貴族家庭,隻有他身世貧寒,還遭遇了很多坎坷。劉裕剛一出生,老媽就因難產而死。老爸劉翹覺得兒子不祥,剛出生就克死老媽,以後長大了,豈不是也要把老爸克死?於是,他狠狠心,準備找個荒郊野嶺把劉裕給扔了。劉裕的大嬸心生不忍,才把他強留下來,一直撫養長大。

劉裕家裏窮,沒錢讀書,長大後變成了一個小混混,天天不是找人打群架就是跟人賭博。碰上實在三餐不繼的時候,才在街上擺幾雙草鞋賣。根據前人劉備的經驗可以看出,賣草鞋的最後都會很有出息。這不,劉裕就是其中之一。他後來參軍,通過建立軍功,一步步地往上爬,總算獲得了驕人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