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戰爭一開始,後秦大軍還不等正正經經地打上一兩場,就陷入了一片混亂中。這個不願意救援前線,那個說不想出門當炮灰。更有甚者,防守赫連勃勃的守將也不守城門了,直接帶軍掉頭,玩起了造反遊戲。
長安城裏的姚泓看見前線後院一團亂,急得放聲大哭。親戚姚紹看不下去了,大喊一聲:“別哭了,我不還在了嗎?”於是,他調集國內的主力大軍,幫姚泓平定了內亂。
好容易內亂才得到平息,東晉那邊又眼看就要打到長安了。姚泓沒辦法,隻好找外援。顯然,赫連勃勃是靠不住的,那家夥不打過來就夠意思了。無奈之下,他隻好找北魏來幫忙。
北魏皇帝倒是挺想幫忙的,不過手下可不答應,說:“人家劉裕這次是鐵了心要進長安住幾天的,您要是中途出來壞他的好事,指不定會成為他的重點打擊目標。反正姚泓沒啥本事,滅國是早晚的,我們不如幫劉裕一把,讓他欠個人情給咱好了。”
北魏皇帝覺得這樣做不厚道,便調出一部分人馬,說是去幫後秦的忙,其實暗中卻告訴將領們:“咱雖然不想跟東晉起衝突,但還是要意思意思幫幫後秦,讓天下人沒有把柄說咱。你們上了戰場,隻管騷擾晉軍,避免正麵衝突,隨便打打就回來吧。”
姚泓很淒慘,國家內部一盤散沙,外麵東晉大軍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公元417年,承受不住連連打擊的他終於決定帶著妻子兒女出城投降。他11歲的兒子死活不出城,說:“老爸,您難道忘了慕容家的教訓了嗎?劉裕可不是苻堅,怎麼可能優待俘虜呢?”說完,自知難逃一死的他就跳牆自殺了。
果然,等眾人剛一投降,劉裕就下令把所有後秦的皇室成員統統處死,姚泓也不能幸免於難。曾經風光一時的後秦從此滅亡,東晉大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長安城。
阿龍辭典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劉裕北伐時,得到了北方廣大漢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伐南燕時,河北的百姓背著糧食過來歡迎,每天上千石;伐後秦時,軍糧運輸不暢,百姓競相拿出存儲的糧食供應晉軍。可見北伐是深得北方漢族人民的心的。
【阿龍看熱鬧】
能真正擊垮你的並不是你的敵人
姚興晚年很糊塗,看不清兒子姚弼的真麵目,誤信了奸人,最終飲恨黃泉。至於他的繼任者姚泓,也是個沒本事的文藝青年,這樣的人在亂世當中,隻會成為亡國之君。從一定程度上講,幫助劉裕消滅後燕的,正是姚家人自己。
我們想要在競爭中獲勝,首先應該戰勝的就是自己的心。隻要你對自己有信心,那麼敵人的打擊就不能擊垮你,而會使你在競爭中不斷成長。
7、 王鎮惡之死
東晉大軍能攻進長安城,居功至偉的要屬將軍王鎮惡了。他的來曆可不簡單,爺爺就是那個曾經在桓溫麵前捉虱而談的王猛。他出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據當時的迷信說法,生在這一天的小孩兒多半不吉利,王家人還因此想把他送給外人養。誰知,王猛在看見孫子後,卻連聲誇讚:“這小孩兒天生奇骨,將來肯定有大出息啊,咱們王家說不定還要指著他發達呢。”後來,還親自給他取名為“鎮惡”。
王鎮惡小的時候,家中就沒落了。因為爺爺一死,再加上前秦滅亡,他就流落到東晉,在劉裕門下打工。劉裕深知他在打仗方麵很有一套,就重用起他來。這一次攻打長安,他更是被作為主將派上戰場。
王鎮惡不負所托,在最後決戰之前,命令所有將士學習前輩項羽的破釜沉舟,丟掉糧食,並說:“這一次進攻有進無退,要麼殺進長安城好吃好喝一頓,要麼死在城下魂落他鄉,你們自己選吧。”將士們都抱著決一死戰的決心,一鼓作氣就攻進了長安城。
進了長安城後的王鎮惡火了,不僅因為他立了大功,更是因為他的身世(王猛的孫子)而受到了長安老百姓的追捧。長安城的百姓雖然被後秦統治了很多年,但依然沒有忘記前秦時候,王猛的一係列改革給他們帶來的安逸生活。當他們聽說王鎮惡的身世後,都紛紛表示:“本來還擔心東晉那邊的南方人不好打交道呢,現在既然有王猛的孫子在,咱還有啥好擔心的?”
王鎮惡一邊聽著百姓們的誇讚,一邊打起了撈錢的主意。沒辦法,他小時候苦日子過多了,現在好容易混得人模人樣,所以走到哪兒都覺得口袋裏得裝點兒錢才有安全感。這一次,他瞄上了姚泓生前坐過的車子。
據目擊者稱,那車子上麵鑲有金銀珠寶。王鎮惡看見後,足足盯了有一炷香的時間。最後終於忍不住手癢,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那些金銀給扒拉下來了。別有用心的人就說了:“姓王的什麼都沒看上,單單相中姚泓坐的車子,不會是看上了對方以前坐過的位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