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東晉之死(4)(1 / 2)

老大劉裕經過一番調查後,才鬆口氣笑笑,說:“他不過就是喜歡撈點兒錢財,隨他去吧。”

王鎮惡對於長安百姓的追捧很是受用,可他的一幹同事卻不樂意了。你想啊,大家打仗的時候都是同樣出了力的,功勞人人都有份,憑啥說到名聲和人氣上,就比王鎮惡差了一大截呢?將軍沈田子很不平衡,暗地裏咬牙切齒:“王鎮惡現在這麼紅,不就是仗著生得好,投在了王猛家嗎?”

沈田子這人很小心眼,不僅背地裏喜歡發牢騷,還喜歡到領導麵前說是非。打下長安沒多久,劉裕就過來查看情況。沈田子一見劉裕,便趕緊打報告:“咱們進了長安以後一切正常,隻有王鎮惡這家夥,老大您一定要提防他。”

劉裕表示不解,他便接著說:“這兒可是王鎮惡的老家,他爺爺王猛在這兒很吃香的,就連老大您的人氣值都比不過他,您可得小心點兒啊。”

劉裕可懶得管什麼人氣問題,他現在雖然很享受漫步長安的成就感,但是更希望能回到東晉老家,守住自己得來不易的大權。於是,他很隨意地應付一聲:“我有啥好擔心的,鎮守在這兒的二十萬大軍可都是向著我的。再說了,你們一幫將軍都不是吃閑飯的,難道王鎮惡能折騰出個名堂來?”

阿龍記事貼

劉裕統一南方

劉裕平定桓玄之亂後,帶兵征討,消滅了各種割據勢力,統一了南方。他南下擊潰盧循,收複廣州;攻克江陵,殺了原先的同盟者劉毅;力取成都,滅了割據者譙縱;直搗襄陽,趕跑了軍閥司馬休之。到公元415年,桓玄作亂以來四分五裂的南方又重新歸為一統。

沈田子一聽,來勁了。心想:老大的心明顯沒有偏向王鎮惡,還明擺著指望咱能好好監視他呢。嘿嘿,既然這樣,我今後就好下手了。

劉裕在長安城待了沒幾天,就坐不住了,想要回去籌劃謀奪皇位的事情。於是,他把自己的次子劉義真留下來當統帥,讓二十萬大軍繼續鎮守長安。他前腳剛走,沈田子也坐不住了。他先是在軍營裏散播假消息,說王鎮惡在籌劃造反的事,還準備把南方人都殺了,自立為王。

沒多久,這條消息就在晉軍內部傳開了。將士們都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姓王的不會真過河拆橋吧?咱們東晉收留他這麼多年,沒道理剛一回老家,就翻臉不認人啊。”

王鎮惡聽到這些流言蜚語,心裏火冒三丈,忍不住大聲叫罵:“要是讓我查出來是誰在散布謠言,我一定把他大卸八塊!”

沈田子聽得心驚,便狠下心,說:“先下手為強!我還是先把你殺了,你再到閻王那兒去訴苦吧。”就這樣,沈田子在王鎮惡還來不及有所反擊的時候,就率先動手,殺了對方。

王鎮惡死的時候不過四十來歲。他的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在東晉的北伐戰爭中更是立下了赫赫戰功。後來,劉裕為了紀念他的功勳,追封他為龍陽縣侯。

阿龍辭典大總管劉穆之

劉穆之算得上是劉裕的大總管。劉裕南征北戰,劉穆之替劉裕處理各種軍政瑣事,給了劉裕極大的幫助。後來,因為劉裕要求加九錫的問題,兩人產生了隔閡,劉穆之也因此鬱悶而死。朝廷從此無人看管,劉裕不得不放棄垂手的勝利,急急忙忙返回建康。

【阿龍看熱鬧】

功高蓋主很危險

王鎮惡死在了名聲太響、遭人嫉恨上,而古往今來,功高蓋主還能全身而退的人實在是屈指可數。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想要贏得他人的親近和好感,就要知進退。要知道,太多炫耀總會引來無數羨慕嫉妒恨的目光,這個世界上小人很多,低調做人總沒壞處。

8、 劉裕稱帝

劉裕從一個街頭的小混混,成長為一個權傾朝野的大臣,一路走來的辛苦常人難以想象。也正因此,他才更加迫切地想要早日奪得皇權,享受一把當皇帝的滋味。你想啊,今後他就算入了土,後人在評說他的時候,也再不會把他和桓溫之流混在一起評論,隻會單單誇讚他是“平民皇帝”。平民也能當皇帝,可見他有多成功了。

為了早日實現心中宏願的劉裕匆匆離開長安城,而赫連勃勃聽到他回老家的消息後,很不厚道地笑了:“以前我就說拿下關中輕而易舉,現在看來,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啊。”於是他當即下令,命兒子做前鋒,先去進攻長安。

反觀長安內部,現在別說搞防禦了,內部都亂成了一鍋粥。自從王鎮惡死後,劉義真就找來幾個手下詢問情況。其中有個叫王修的一語中的:“肯定是沈田子搞的鬼,他從來都看王鎮惡不順眼,這些謠言多半是他散播的。”

於是,他們把沈田子找來,說要找他商量軍事。沈田子樂不顛兒地跑過來,正準備好好掙掙表現呢,誰知剛一進門,白森森的刀子就架到脖子上。王修不等他開口求情,就手起刀落,一刀結果了他。

劉義真看謠言的來源總算解決了,正準備喝喝茶享受享受人生,誰知道軍中又開始謠傳:“王鎮惡要造反,沈田子把他殺了;後來沈田子也想造反,王修就出麵把他解決了。不知道今後王修要是反了的話,該由誰來解決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