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真聽得血氣上湧,大吼一聲:“他要是反了,就由我來解決!”說完,就命手下去把王修殺了。
短短幾天的時間,東晉內部就損失了幾員大將,這對赫連勃勃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至於劉裕接到消息後,卻是連呼不妙。他連忙找來手下朱齡石,吩咐說:“我兒子沒啥本事,你趕緊過去接他的班。我還留著二十萬大軍在長安呢,如果赫連勃勃打過來的話,他們就危險了。你趕回長安後,先讓我兒子趕路出關中,如果你頂不住了,也跟他一塊撤吧。”
朱齡石領了命,便連夜趕到長安,催促劉義真快點離開。劉義真壓根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不慌不忙地收拾東西,並說:“咱從南方來一趟長安不容易,好歹得帶點土特產回去吧。”說著,就命令將士們去大街上搶劫,直到裝滿了幾千車的財物和美女,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一路上,劉義真的軍隊拖家帶口,走走停停。將軍毛修之看不下去了,就跟他說:“錢財和美女咱東晉那邊也不缺,可是咱們的命隻有一條。您扔點包袱,走快點兒行不?”
劉義真很不耐煩地拒絕了:“不就是幾個少數民族的兵嗎,至於把你們嚇成這樣?”
就在劉義真不慌不忙的時候,胡夏國的鐵騎氣勢洶洶地跟了上來,數量足有三萬多。夏軍看見對方長長的車隊上滿載的美女和錢財後,頓時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始奮力砍殺。前一刻還不明就裏的劉義真,下一刻就被嚇壞了,慌忙抱著頭縮到草叢裏,不敢出來。這一場一邊倒的戰事持續了沒多久,晉軍將士多被屠殺,毛修之被活捉,隻有躲在草叢裏的劉義真幸免於難。
而長安那邊,劉義真等人一走,百姓們的怒氣就徹底爆發了。本來戰爭年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結果姓劉的臨走還把他們給搜刮個遍,試問誰受得了?於是,百姓們聚在一起商議後,就合起夥來要趕走朱齡石。
阿龍記事貼
傻子皇帝
司馬德宗是晉孝武帝司馬曜的長子。不知是不是司馬曜喝酒過多的原因,司馬德宗生來就傻傻的,話都說不清楚,史書說他連冬夏兩個字都分不清。真可謂前有西晉司馬衷,後有東晉司馬德宗,晉朝皇帝的智商實在是沒有下限。皇帝是傻子,權力自然就落到了權臣的手裏,初期是司馬道子父子,後來是桓玄,最後是劉裕。
恰巧這時,城外的夏軍正叫嚷著要殺進城來,百姓們索性把城門一開,以期望自己能碰上一個好領導。可惜,他們都想錯了。這些胡夏兵比起晉軍來,更加殘忍嗜血。東晉的二十萬大軍紛紛陣亡在他們刀下。進了城的赫連勃勃在皇宮裏過了一把皇帝癮後,便又玩起了堆人頭的遊戲。他命人把東晉士兵的屍骨堆成一座小山,大開慶功宴。
劉裕知道長安失守、兒子劉義真下落不明的消息後,傷心得捶胸頓足:“這仗是白打了啊,現在連兒子都賠進去了。”說著,就準備召集兵力,嚷嚷著要重新把長安奪回來。
官員們連忙阻止他,說:“老大,您就別鬥氣了。咱剛剛才損失了二十萬精兵啊,都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休養過來。再說了,胡夏那邊剛剛打了勝仗,士氣正高,咱們去了根本就是送死!”
劉裕可聽不進去,畢竟他兒子還在關中生死未卜呢,精兵猛將都沒了,好歹要給他留一兒子,讓他有點兒念想不是?官員們見他心意已決,怎麼勸都不聽,都一籌莫展。恰在這時,被嚇得魂飛魄散的劉義真出現了。
劉裕看見兒子平安回到自己身邊,激動萬分。霎時間,出征的決心化為烏有,一心開始籌劃起改朝篡位的事情來。當有人提到長安失守的事情時,他也僅僅是惋惜地哀歎幾聲,說:“時也,命也。大不了咱今後再北伐一次,一定把關中奪回來!”
公元419年,回到東晉首都建康的劉裕,偷偷命人把晉安帝殺死,改立了司馬德文為晉恭帝。天天上朝開會的晉恭帝表示壓力很大,因為實在受不了劉裕死盯著寶座的殺人目光,沒多久,他便把皇位讓給對方。公元420年,劉裕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宋,東晉至此滅亡。
阿龍辭典重鎮荊揚
東晉有兩個重要地區——上遊的荊州和下遊的揚州。誰掌握了這兩個地區或其中一個,就能形成對朝廷的威脅,如王敦、桓溫。劉裕掌權後,改用兒子做鎮將,於是,兵馬盡在掌握,威脅解除。劉裕也就踢開司馬氏,從幕後走到了台前。
【阿龍看熱鬧】
強人世界
遍觀曆史,開國皇帝都是強人。沒有一定的實力、過人的本事,是不可能令人信服、當上皇帝的。司馬睿沒本事,所以隻能“王與馬,共天下”。後世帝王本事越來越小,隻能被人篡位。所以,要幹出大事業,就得練出一身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