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間關鶯語花底滑(3)(2 / 2)

而這甘泉,是用多少血淚釀成?!演唱會上,淺笑著的她淡然說道:胸口長了個瘤,開了刀,太多的悲傷都積壓在裏麵了。觀眾已是淚不能禁,她依然笑著說道:該減的肥減了,該開的刀開了,該離的婚離了。這時,你才能更深地懂得張曉風的那句話:生命原來是崩裂自傷痕的一種再生。這是從苦難脫胎而來的成熟,這是風吹雨打都閑庭信步的淡定。蔡琴,她的一笑一顰,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歲月綻開的迷人之花。如果從前我會讚美青春,那麼,聽了蔡琴,我會告訴你,成熟圓潤是多麼地讓人心醉!那些撕心裂肺般高蹈狂呼的青春歌手,在她的雍容沉靜麵前,頓時黯然失色。

聽蔡琴,仿佛在聽她娓娓說她自己,也說我們,說所有在這世上活過的人的人生。她的意境,確關乎她自己,又超出她自己。在她的歌中,你看到雁兒飛去飛來,人兒形單影隻;你看到紅薔薇枝葉含淚,可知她傷心為誰;你看到夢回小橋樓台,良辰美景不在;你看到夜鶯林間悲哭,草上濺著淚珠;你看到風沙呼嘯過大漠,英雄高唱出塞曲;你看到明月千裏寄相思,欲待遙問終無憑;你看到庭院深深深幾許,幾載離散難相訴……這難道不是古典詩詞的意境,難道不是古往今來所有人的生活?也許,她就是古時淚祭落紅的少女?她就是月下彷徨的思婦?她就是閨怨深深的少婦?我們仿佛看到了蔡琴的前生,也看到了我們自己的前生。蔡琴說,光有一把溫柔的嗓子是不夠的,要用心去唱。我說,這“心”,也得是一顆既多情善感,又盛滿詩書的心。蔡琴的書櫥中,古典詩詞占了重要的部分。她說:“這是我平時的精神食糧,讀過這些書後,我的演唱遠比過去好。”現實的磨難,從前人生活的滋養,才成就了這樣一個濕潤、平和、豐厚,波瀾不驚、低回委婉的蔡琴啊!

將所有的傷痛收回內心,經由自省、自療,經由時間的風化,經由典籍的撫慰,所經的一切於是成為生命肥沃的養分,那些內斂的人生寶藏再度外化為聲音時,就化為一種不含雜質、晶明瑩然的天籟之音。清涼如水,卻又溫柔如水;蒼涼如月,卻又皎潔如月;纏綿如雨,卻又清新如雨;微瀾如湖,卻又平靜如湖;坦白如海,卻又深沉如海。惆悵是淡淡的,憂傷是淺淺的,而在風平浪靜的心海下,又分明蘊藏著震天動地的力量。

我們終於明白,在她的歌中,為什麼音樂已淡到極致,隻有她磁性的中低音在穿行,而侵入人心的力量卻遠大於那些震耳欲聾的搖滾。是閱曆的力量,是睿智的力量,是修養的力量。大音無聲,她早已不需要靠音樂來裝飾自己的聲音了,在她那裏,一切的技巧都消融了,或者說,和她的聲音融化在一起,分不清彼此。如船公執柁中流,不覺推移,如冰上少女翩躚滑過,不著一痕。莫要驚慕成功之花今日的明豔啊,當初她的芽兒,卻浸侵了奮鬥的淚泉,酒遍了犧牲的血雨。

有人說,合當在夜幕降臨、月華如水時聽蔡琴的歌。我想,這是因為,夜晚時人心最靜,白天的喧騰已經遠去,明天的煩憂尚未襲來,此時是最會擁有一顆不沾塵埃的靜謐之心的。而用心唱的蔡琴,無疑是需要我們用心去聽的。“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弦?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漸漸地回升出我心坎。”沉默無語的我們,聆聽著這一曲清悠的低音,眼前的一切都漸漸淡出視野,世上的一切都漸漸隱到幕後,我們變作一葉小舟,隨著音波飄搖,心頭縈回的,便是與這個優雅的女子有關無關的種種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