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附錄答讀者(1)(2 / 3)

這三種文明,都有紅有藍,因此也都是紫色。不同的是,斯拉夫偏紅,是紅紫;拉美偏藍,是藍紫;日本偏粉,是粉紫。至於印度文明,則隻可能是咖啡色的,因為跟西方的藍,伊斯蘭的綠,中華的黃,非洲的黑,日本、拉美、斯拉夫的紫都不搭界,但也不灰。

關於三個時代問:你在文章中有一個曆史年表,也談到了文明的分期,能展開說嗎?

答:可以。西方學術界普遍將人類文明分為三個階段:

古代文明、古典文明和現代文明。以國家的建立為標誌,六大古代文明的發生時間大約是:蘇美爾和埃及,公元前3500年;哈拉巴(印度河),公元前2500年;克裏特,公元前2000年;奧爾梅克,公元前1800年;中華,公元前1700年。古典文明的發生時間是:印度,公元前1000年;瑪雅,公元前1000年;希臘,公元前700年;波斯,公元前550年;羅馬,公元前500年;拜占庭,公元324年;日本,公元4世紀;阿拉伯,公元622年;俄羅斯,公元880年前後。因此,本書稱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為“先行者”,哈拉巴、克裏特和奧爾梅克為“同齡人”,印度、瑪雅、希臘、羅馬為“後來人”,拜占庭、日本、阿拉伯和俄羅斯為“年輕人”。

問:為什麼要以國家的建立為文明的標誌?

答:文明的標誌是國家,國家的標誌是城市,這是國際學術界的共識。部分學者不承認夏文明,就因為二裏頭遺址是不是城市,有爭議。至於為什麼要以國家和城市的建立為標準,來區分史前時代和文明時代,我在中華史第二卷《國家》一書中有詳盡的論述,請參看。在這一卷,我是把道理講透了的。

問:中華文明三千七百年,依據何在?通常不都說“上下五千年”嗎?

答:上下五千年,是文化;三千七百年,是文明。據最新碳14測定,二裏頭文化一期年代上限不早於公元前1750年,所以是三千七百年。五千年文明史的說法不科學、不嚴謹,要改。

問:中華文明三千七百年,伊斯蘭文明一千四百年,西方現代文明六百六十年,都延續至今,為什麼說是“三個時代”呢?

答:三千七百年和一千四百年是存在的時間,不是輝煌的時間,更不是最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時間。所謂“誰的時代”,是指在當時誰的影響力最大,世界性最強。要講輝煌,周文明八百年,漢文明四百年,唐文明三百年,宋文明也三百年,加起來一千八百年。但影響世界,就是漢唐。而且中唐以後,伊斯蘭文明就崛起了,中華文明則開始走下坡路。

問:中華文明以後就是伊斯蘭的時代?

答:可以這麼說。不過三大文明的輝煌,是有重疊期的。伊斯蘭文明新月升起的時候,中華文明並沒有日薄西山;歐洲文藝複興開始之日,伊斯蘭也還中天月明。但中唐以後,中華向內收,伊斯蘭向外走,歐洲大陸還處於蠻荒和蒙昧,當然是伊斯蘭的時代。

問:再之後則是西方現代文明的時代?

答:是。看看以下名單吧:莫裏哀、洛克、斯賓諾莎、牛頓、巴赫、伏爾泰、盧梭、狄德羅、康德、海頓、歌德、莫紮特、席勒、黑格爾、貝多芬、歐文、拜倫、雪萊、海涅、舒伯特、巴爾紮克、雨果、費爾巴哈、安徒生、狄更斯、瓦格納、馬克思、恩格斯。這些偉大的人物,都是在中國的明末清初以後、鴉片戰爭以前出現的。鴉片戰爭前,中國最後的思想家,是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所謂“康乾盛世”,其實乏善可陳。那時的伊斯蘭世界,也沒什麼貢獻吧?

問:中華和伊斯蘭文明,會消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