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悲歡金陵(2 / 2)

南京在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占的份額很小,但它卻是最早成立軟件而非硬件廉價代工的科學園區。早期以軟件外包為主,現在全麵衝刺高附加價值的軟件開發。趨勢科技因緣際會二十年前已進駐南京雨花園區;這裏離著名的雨花台公園相隔車行僅十分鍾。六十年前國民黨殺漢奸殷汝耕、行刑南京大屠殺日軍戰犯山原及共產黨地下黨員,如今雨花台隻是一個公園,它的主要功能是南京市之肺;當地植樹植林之美,僅次於中山陵。

南京之所以成為眾家軟件科技產業的重鎮,理由與新竹科學園區相同;南京當地也有兩大理工學院,一是全中國名列前茅的南京大學,另一是東南大學。他們曾一度為了快速培植科技人才,分別開設“少年班”,也就是資優”天才班”;這些小天才十九歲畢業後留美,其中一位在美國結識趨勢科技核心幹部,就此開啟了南京第一家雨花軟件園區國際公司。

如今那位小天才,在趨勢科技成功上市後,已大賺一筆財富。他頗具南京人逸樂的基因,四十歲不到,已閑雲野鶴遊樂全世界;比當年張岱從紹興、杭州逸樂玩至秦淮河,場麵大多了。

南京的老人,眉頭或還有一點縱深褶痕,年輕人則已無牽也無掛,安逸地過日子。許多高科技軟件公司選擇進駐南京,一因這兒人才多,大學好;另一個主因,南京一住下來,人就不想走。鍾山巍巍,玄武湖眺,秦淮明豔……員工不習慣跳槽,流動率低,人事穩定。

我在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分別演講兩場。本來隻是想跟當地的孩子們分享他們麵對金融危機時代與全球變暖威脅;晚上七時開講,中午卻已開始占位排隊,到了晚間兩千人爆棚,還得勞煩擠不進場地的學生們,手抓著窗邊鐵欄杆站著聽講三小時。

他們如此踴躍出席,不是為了其他原因,而是認為自己被鎖在一個不夠理解世界的國家;渴望外來的我給予真正答案。演講時,我先和他們玩趨勢科技軟件投票遊戲,第一題先投,“我老,還是不老?”九成的人驚訝我已五十三歲,卻仍有三十三票投“老”。我請他們自白,誰是那三十三“烈士”?結果一人勇敢舉手;我立刻脫口,“拖出去斬了!”全場哄堂大笑。

兩場演講我特別想讓當代大陸最優秀的學子們表態一個題目,“二十年後,中國是否超越美國?”令我驚訝的是,學生壓倒性地一致認定“不可能”!一批人當場大喊中國太差了,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太低、民眾素質不佳,貪官腐敗令人憤怒??我們隔海有人以為“中國自大”,自居G2;但在中國最優秀的九大科技大學之二,我看到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他們謙虛努力、年輕自信,但對時局有意見,覺得中國太落後,要更好。

臨別時,我握了許多年輕人的手,感覺他們對世界渴望的體溫。或許同樣身處令人意亂心慌的通膨年代,或許他們不再擁有十多年前前輩一挖就是一大桶金的機會;但我在南京孩子們的眼睛裏,看到久違追求知識與國際信息的渴望。

在一個數度麵臨毀滅,又永遠雍容華貴的南京城;我留了一句話給當地學生們。一七九九年乾隆駕崩,當時中國早已是停滯的帝國,清廷卻渾然不知。如果一八二○年,我在倫敦也舉辦類似投票,“二十年後英國會不會超越中國?”百分之九十的英國人同樣回答不會;中國人則百分之百回答絕對不會。但一八四二年鴉片戰爭,英國打敗了中國。

一個時時鞭策自己的國家,會往上爬;反之,每天自我感覺良好的國度,隻會往下走。

在南京,憂患與安逸,悲劇與歡樂,永遠並存。那個城與那個城裏的孩子,令我懷念。

二○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商女猶唱後庭花的南京新修秦淮河夜景。(劉建華/FOTO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