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曾說:“衣衫是文化的象征,衣衫是思想的形象。”我們在社會場合,一定要適時適度,力求給大家一個好的形象。
(二)講究舉止
外貌好也善打扮的人,那麼他給人的印象是“外表的確不錯”。如果某個人外貌很好,但是舉止粗野,就像成語中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和俗話中的“繡花枕頭”一樣,人們並不會感興趣,甚至反感。
人們常說: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走要有走相。講的就是要講究動作姿勢。這些“小節”大有講究必要。美的動作姿勢讓人賞心悅目,渾身每一個毛孔都舒服;醜陋的動作姿勢,給人以反感、厭惡的印象。
1.坐姿要端正大方
不論坐在椅子上或沙發上,最好不要坐滿,隻坐一半,上身端正挺直,不要垂下肩膀,這樣顯得比較精神,但不宜過分死板、僵硬。年輕人或身份低的人,采取這種坐姿表示對對方的恭敬和尊重。時間坐長了,可以靠在沙發上,但不可伸直雙腳半躺半坐,更不可歪歪斜斜地躺在沙發上。
坐時兩腿要並攏或稍分開,男的可以翹“二郎腿”,但不可翹得很高,不可抖動;女的可以小腿交叉,但不可向前直伸。切忌將小腿架在另一條大腿上或將一條腿放在椅子上,因為這種動作是很粗俗的。入座時,動作要輕而穩,不要猛地坐下,以免發出響聲。入座時,手可平放在腿上或沙發扶手上,手也可以托著下巴,但不能托著腦袋,以免顯得無精打采。手不要隨心所欲地到處亂摸,要絕對避免邊說話邊搔癢或將褲腿捋到膝蓋上。坐定以後,兩眼要平視,要注意與你交談的人或發言者,不要肆無忌憚地打量人家室內陳設。
2.站姿要自然隨和
人的風度和動作,有著明顯的性別之分。男的和女的各有各的美態標準。男性屬陽,女性屬陰,男性要有陽剛之美,女的要有陰柔之美。男性要有男人的氣質,要表現出男人的剛勁、強壯、粗獷、英勇、威武之貌,給人一種“動”的壯美感。女性要有女人的特點,要表現出女性的溫順、纖細、輕盈、嫻靜、典雅之姿,給人一種“靜”的優美感。
3.走路要富有韻律感
無論男性文員還是女性文員,走路時不可把手插入口袋,更不要插進褲袋,也不要插腰或倒背著手。走路的腳步要幹淨利索,有鮮明的節奏感,不可“拖泥帶水”,拖拖拉拉,抬不起腳來,也不可重打如錘,砸得地動樓響。幾個人走路,步調要一致,既不要過快,也不要過慢,顯得與眾人格格不入。明顯地超前或落後,無非是為了表示不滿,是一種無聲的抗議。社交場合,腳步的強弱、輕重、快慢、幅度必須與場合協調。在室內走路要輕而穩,在公園散步要輕而緩,在病房或閱覽室要輕而柔,在婚禮上要歡快、在喪禮上要沉重、緩慢。
4.手勢也宜自然
手的動作姿勢也宜自然,說話講到自己時應將手掌按在自己的胸口,講到別人時不能用手指;介紹人時,應掌心向上,由內向外自然地伸出雙臂;同人握手時,要右臂平伸,掌心向左,雙方以溫暖的掌心相握,眼睛看著對方,臉上應有誠摯、親切的笑容。
有些人貌不驚人,甚至還有點醜,卻贏得人們的好感與敬意;有些人一表人才,相當的帥,卻並不討人喜歡,固然與各自的品格有關,但其舉止是否文明也是原因之一,有時還是相當重要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