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序言:二十年後(14)(3 / 3)

“趕緊找到她,告訴她前夫死了,這事才算結束。”

王公道這時又犯愁:

“就算找到她,你說秦玉河死了,她也未必信呀,以為是詐她呢。”

鄭重也覺得這話有道理,這才想出將李雪蓮和秦玉河的兒子秦有才送到北京的主意。別人說秦玉河死了,李雪蓮未必信;兒子說他爹死了,李雪蓮該信了吧?給王公道打完電話,鄭重又給在北京的縣公安局長打了一個電話。公安局長帶著幾十名警察,在大會堂四周,北京警力撒的網之外,又撒了一層網。這網也已經撒了十來天了,也同樣一無所獲。鄭重在電話裏,除了將秦玉河已經死了的消息通報給他,也像要求王公道一樣,嚴厲要求公安局長,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最後幾天,拉緊這網,不能讓李雪蓮衝擊大會堂。這時讓她衝進大會堂,我們跟著受處理,更受了不白之冤。同時告誡公安局長,越到後麵,大家越容易麻痹;但出事往往就在這個時候;半個月前,李雪蓮從村裏跑出去,就是公安係統的人麻痹大意造成的;但那是在村裏,現在是在北京,性質完全不同,再不能麻痹大意了。公安局長也在電話裏唯唯連聲。

為了趕時間,李雪蓮和秦玉河的兒子秦有才,是法院用警車連夜送到北京的。王公道見到秦有才沒說什麼,但送秦有才來北京的法院一個副院長,告訴王公道一件事:原來在王公道率領法院十幾個人在北京追尋李雪蓮的同時,縣長鄭重又派公安局長帶了幾十名警察也趕到北京,也在追尋李雪蓮;前幾天法院係統的人不知道,這些天見公安局好些人不見了,信兒才慢慢透了出來。王公道聽後大吃一驚,一方麵覺得縣長鄭重不是東西,同時往北京派兩股人,事先不讓他知道,明擺著是不信任法院係統的人,也不信任王公道;同時也感到寬慰,萬一沒抓到李雪蓮,李雪蓮闖了大會堂,責任就不是法院係統一方的,公安係統的人,也得承擔一半責任。公安局派的人多,法院派的人少,公安局承擔的責任該占大頭才是。公安局幾十個人,在北京的吃喝拉撒,花費可比法院係統多出好幾倍。雖然縣長鄭重把秦有才送來了,但王公道對尋找到李雪蓮,並沒抱多大信心。同時,再有三天,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就要閉幕了;哪怕尋不到李雪蓮,隻要李雪蓮三天不出事,大家也能平安過關。但他沒把這心思告訴他的部下,仍像鄭重嚴厲要求他一樣,他也嚴厲要求十幾名部下;十多天前他帶來十四個人;八天前有兩人生病了,現在也好了;加上又來了一個副院長,一個司機,連同王公道,共十七個人,也算兵強馬壯;鄭重嚴厲要求大家,一定要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之前,抓到李雪蓮;如果李雪蓮在這三天出了事,他一定不會手軟;在他被撤職之前,全把他們開除公職。雖然他也就是這麼說說,但他的部下見他聲色俱厲,反倒當了真。大家搜尋起李雪蓮,比過去十多天更賣力了。大家也是想著再有三天,事情就結束了,別在最後關頭再出紕漏;十多天沒出事,最後關頭出了事;驢沒偷著,拔驢樁出了事;責任追究下來,反倒更冤了。王公道沒指望能抓住李雪蓮,但因為大家更加賣力,該去的地方,本來三天去一趟,現在改成了一天去兩趟,沒想到兩天之後,就在嶽各莊農貿市場,把李雪蓮抓住了。嚴格說起來,這也不能叫抓到,無非大家和李雪蓮,陰差陽錯,在嶽各莊巧遇了。或者,這個巧遇,和王公道等人與李雪蓮無關,應該感謝牛頭鎮衛生院的小夥子安靜。不是牛頭鎮衛生院的安靜逼債和囉唆,大家還碰不到一起。不管因為什麼原因,能捉住李雪蓮,王公道還是一陣高興;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雖然縣長鄭重不是東西,在把法院係統的人派往北京的同時,又背著他派了公安局幾十個人;但現在是他抓住了李雪蓮,也算立了個頭功;他抓住了李雪蓮,不等於公安局幾十個人白忙活了?幾十個人,十幾天,在北京的吃喝拉撒算誰的?李雪蓮在嶽各莊農貿市場悲痛欲絕的時候,王公道背過身去,給縣長鄭重撥了個電話,告訴他李雪蓮已經抓到了:

“鄭縣長,李雪蓮終於被我們抓到了,整整熬了十幾天啊。”

又說:

“已經把秦玉河出車禍的事告訴她了。你聽,正哭呢。”

又說:

“她知道這消息之後,也就無狀可告了,再也不會闖人民大會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