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從曉霞山到嶽麓山的關係鏈(1 / 3)

作為名門大戶的公子,黎錦暉18歲(1908年)便奉父母之命,與同鄉徐珊珂結了婚,翌年生下了女兒黎明暉。但是由於他與徐珊珂是封建包辦婚姻,相互之間並沒有真正的愛情,所以這段婚姻勉強維持到了1925年,兩人的婚姻關係終於以離婚而告結束,女兒黎明暉留給了黎錦暉。黎明暉後來在百代公司灌錄了中國第一張流行歌曲唱片《毛毛雨》,同時也是中國的第一代歌星。

1927年,黎錦暉在上海愛多亞路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歌舞人才的“中華歌舞專門學校”,並完全以個人力量操持整個團體幾十名演員的生活。當時學校隻招收到了20多人,這其中有徐潔鳳、章錦文、劉小娥、黃精勤、顧夢鶴、馬陋芬、譚光友等。雖然學生不多,但黎錦暉辦學卻十分認真,他還請來了著名話劇演員唐槐秋、音樂家及語言學家嚴工上等老師來此講課,同時還開設了國語、算術、英語、樂理、聲樂、器樂等課程。看來黎錦暉確實懂得教育,這也許是他家祖傳的基因吧。

1928年2月,學校遷到了上海舊城區的小東門,又改名為“美美女校”,這時因為它已經小有名氣,所以學生也多了起來,王人美、錢蓁蓁、薛玲仙等人就是在這時進入“美美女校”的。

因為黎錦暉的“美美女校”不收學費,公開演出的收入也很有限,所以長期維持學校的運轉困難很大,於是他在友人的鼓勵和一位南洋商人的資助下,決定組建一個“中華歌舞團”,跨出國門遠赴南洋(因南洋僑胞較多)巡回演出,這樣一來便能得到一筆收入。

1928年5月,歌舞團正式成立,由黎錦暉和黎明暉任正副團長,成員中有他的七弟黎錦光,還有馬陋芬、顧夢鶴、譚光友、嚴折西、王人藝、章錦文、徐潔鳳、王人美、錢蓁蓁、薛玲仙等人。歌舞團先在香港大劇場演出,一曲唱畢,全場掌聲雷動,演出取得了圓滿成功。離開香港後,歌舞團接著又去了泰國的曼穀,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怡保、檳榔嶼,再轉到印尼的蘇門答臘、雅加達等地。這次巡回演出,不僅大獲成功,同時黎錦暉也完成了自己的愛情之旅。

在黎錦暉創辦“中華歌舞專門學校”之初,一個叫徐潔鳳的女孩就首先報名加入,不久她便與校長黎錦暉成為了戀人,黎錦暉還為她改名叫徐來,這應該是取自名句“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之意吧,好像名士都喜歡給自己喜歡的女人改名字,所以黎錦暉也不例外。

歌舞團的演出雖然取得了成功,但是黎錦暉並不善於經營和核算,所以“聲譽很高,虧損不少”。到1929年2月演出結束時,連拿出全部團員回國的路費都成了問題,不得不在巴達維亞把歌舞團解散,安排大部分團員回國自謀生路。黎錦暉和他的女兒黎明暉、徐來等人,因缺乏足夠的經費不能回國,就滯留在了新加坡。

作為名門大戶的公子,黎錦暉18歲(1908年)便奉父母之命,與同鄉徐珊珂結了婚,翌年生下了女兒黎明暉。但是由於他與徐珊珂是封建包辦婚姻,相互之間並沒有真正的愛情,所以這段婚姻勉強維持到了1925年,兩人的婚姻關係終於以離婚而告結束,女兒黎明暉留給了黎錦暉。黎明暉後來在百代公司灌錄了中國第一張流行歌曲唱片《毛毛雨》,同時也是中國的第一代歌星。

1927年,黎錦暉在上海愛多亞路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歌舞人才的“中華歌舞專門學校”,並完全以個人力量操持整個團體幾十名演員的生活。當時學校隻招收到了20多人,這其中有徐潔鳳、章錦文、劉小娥、黃精勤、顧夢鶴、馬陋芬、譚光友等。雖然學生不多,但黎錦暉辦學卻十分認真,他還請來了著名話劇演員唐槐秋、音樂家及語言學家嚴工上等老師來此講課,同時還開設了國語、算術、英語、樂理、聲樂、器樂等課程。看來黎錦暉確實懂得教育,這也許是他家祖傳的基因吧。

1928年2月,學校遷到了上海舊城區的小東門,又改名為“美美女校”,這時因為它已經小有名氣,所以學生也多了起來,王人美、錢蓁蓁、薛玲仙等人就是在這時進入“美美女校”的。

因為黎錦暉的“美美女校”不收學費,公開演出的收入也很有限,所以長期維持學校的運轉困難很大,於是他在友人的鼓勵和一位南洋商人的資助下,決定組建一個“中華歌舞團”,跨出國門遠赴南洋(因南洋僑胞較多)巡回演出,這樣一來便能得到一筆收入。

1928年5月,歌舞團正式成立,由黎錦暉和黎明暉任正副團長,成員中有他的七弟黎錦光,還有馬陋芬、顧夢鶴、譚光友、嚴折西、王人藝、章錦文、徐潔鳳、王人美、錢蓁蓁、薛玲仙等人。歌舞團先在香港大劇場演出,一曲唱畢,全場掌聲雷動,演出取得了圓滿成功。離開香港後,歌舞團接著又去了泰國的曼穀,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怡保、檳榔嶼,再轉到印尼的蘇門答臘、雅加達等地。這次巡回演出,不僅大獲成功,同時黎錦暉也完成了自己的愛情之旅。

在黎錦暉創辦“中華歌舞專門學校”之初,一個叫徐潔鳳的女孩就首先報名加入,不久她便與校長黎錦暉成為了戀人,黎錦暉還為她改名叫徐來,這應該是取自名句“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之意吧,好像名士都喜歡給自己喜歡的女人改名字,所以黎錦暉也不例外。

歌舞團的演出雖然取得了成功,但是黎錦暉並不善於經營和核算,所以“聲譽很高,虧損不少”。到1929年2月演出結束時,連拿出全部團員回國的路費都成了問題,不得不在巴達維亞把歌舞團解散,安排大部分團員回國自謀生路。黎錦暉和他的女兒黎明暉、徐來等人,因缺乏足夠的經費不能回國,就滯留在了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