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官僚和官僚製度之所以很容易被人妖魔化的原因就出於人們對“效率”和“秩序”的矛盾追求,官僚代表的是一種“秩序”,人們在向往著秩序的同時而又要求著效率,這就是人們既離不開官僚而又痛恨官僚這種矛盾心理的由來。

日本的官僚製度就整體來說是很成功的,但這不是偶然的,其成功的原因就在於日本民族本來就先天性地具有一種官僚的氣質,官僚的效用是維持秩序,而日本人似乎比其他民族更加喜歡秩序一些。官僚機器的特征有嚴謹,拘泥,出於逃避負負責任而預先找好退路等等,和普通日本人有過交往或者有過在日企的工作經驗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些東西,在和普通的日本人的私下的交往中也能深刻地體會到這些東西。

日本是一個災害多發國家,從地震開始,各種自然災害如台風,洪水,山崩,泥石流應有盡有,因此在長期和自然災害抗爭的曆史中,日本人也自然地注意到了有備無患以及有條不紊的重要性,這也許就是日本人那種細膩,認真和冷靜的民族性的由來。

日本有著比任何別的國家都更完善的防災救災體係,即便在這次九級地震麵前,除了在人類曆史上也是初次遭遇的核電站事故之外,這個體係基本上運轉的不錯。從日本這次的地震和海嘯的處理中就可以看出很多和日本官僚以及官僚製度有關的東西,比如單從救災物質的運輸上就能看出日本官僚的長短之處以及民主黨對破壞官僚製度所造成為危害。

地震之後不少中國媒體記者來日本采訪地震的有關新聞,有一位記者向筆者抱怨:“為什麼有些高速公路好好的就似乎不能用呢?”,因為救災時最要緊的就是確保物流通道,救災人員和物資都必須通過物流通道才能運進去,而難民,傷員也隻有通過這個通道才能撤出來,但是被自然災害首先打擊的也是物流通道,在這種情況下記者對於看上去未受損傷的高速道路仍被封鎖表示不解是很自然的。

但是理由也很簡單,這個“好好的”僅僅是看上去的,並沒有經過科學的檢驗判定,在沒有經過授權機構的判定之前,隻能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封閉高速公路。

這位記者還是不能理解:“這是不是太官僚主義了一點,有些時候可以以常識來解決問題的,如果這段區間邊上的住房就沒有什麼損壞的話,可以推知高速公路沒有什麼損害,為什麼就不能一邊開放一邊檢查呢?”

這不是什麼“太官僚主義了一點”程度的問題,實際上這就是官僚製度最典型的做法,就是首先是檢查和辦事程序是否相吻合的問題。這種做法不但是對辦事程序的尊重,也消除了使得辦事人自己背上責任的可能。這種做法並不是不合理的,實際上這種消除自己可能擔負責任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減少可能帶來損失的過程,這是危機管理時常用的手法,官僚製度的目的也就在與此。在高速公路這個例子中,如果沒有經過科學驗證的話,很可能會引起受傷的高速公路經受不了負荷或者在餘震的影響下倒塌從而造成更大的災害,因此封鎖高速公路是必要的。

實際上更能說明官僚係統特征的是例子應該是人們對於在援救仙台機場被圍困人員的救援過程中的“為什麼不實行空投”的疑問。仙台機場遭到了海嘯的襲擊,一些幸免遇難的人們爬到了航站樓的頂端等待救援,聞訊趕來的自衛隊的直升飛機一直在想法子救人,就是沒有人想過要給那些人空投一點食物,後來還是和自衛隊在一起實行救援的美軍直升飛機向災民們空投了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