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為住的地方,是島上最常見的小平房。他親自下廚做飯,圍著圍裙的樣子憨態可掬。
杜遲坐在客廳翻看他從前的照片,這個在南方長大的男生有著陽光一樣幹淨的臉和大海一樣深邃的眼睛,兩隻貝殼樣的大圓耳特別顯眼。
人的耳朵真奇怪,據說耳朵的不同形狀代表不同的性格。徐明的尖耳朵代表的是精明與薄情嗎?那麼康樂為的圓耳朵呢?是耳大有福這句話的注解嗎?
煲黃鱔、炒龍蝦、炸草魚,還有他最喜歡吃的清蒸扇貝。每一道菜都做得精心。杜遲的胃口極好,她同他喝啤酒,後來康樂為醉了,杜遲看著他橫躺在沙發上。她搖搖晃晃地走過去,捏了捏他又大又圓的左耳朵。
笑容在月光下差點刺出了她的眼淚
杜遲是在半個月之後在網上看到徐明回國的消息的。他說:“杜遲,我想見你。”
那個時候,康樂為正在攤子裏忙碌著。杜遲想要去告訴他,她要回北京了。可是還沒等她開口,康樂為就欣喜地說:“我媽已經同意我去北京了,等十月忙完,我們就一起回去吧。”
她看著他滿臉的汗,她知道他很努力,對於一個連高中都沒讀完的人來說,賺錢和她一起去北京是他對她最真實和直接的愛。
等到月亮升起來,康樂為才慢慢將那些貝殼像是收割一樣統統掃進一個大塑料箱子裏。月光下的康樂為透著一股成熟而充滿擔當的氣息。他回頭對著她笑,那笑容在月光下差點刺出了她的眼淚。
十月初,杜遲回到北京,她見到了徐明。他們在西餐廳喝紅酒,吃鮑魚。徐明夾起鮑魚,杜遲莫名其妙地脫口而出:“你知道嗎?鮑魚的外殼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海耳。”那個晚上,徐明把杜遲接到了他的公寓裏。而後來的時間,杜遲不止一次發現徐明手機裏的那些曖昧短信,可她告訴自己,或許是自己想多了。直到她在床底下發現了一雙長絲襪,她才明白自己像個傻瓜一樣再次被耍。浪子回頭始終是浪子,她杜遲不過是他寂寞時的消遣罷了。
杜遲摔門而去。她走在有點冷的北京街頭,她忽然想起第一次和康樂為走在淩晨的大嶝島上,海風濕潤,她故意裝醉,她抱著他,把他當成徐明。她記得她在回北京前坐在礁石上問他:“我回去,你會想我嗎?”“會。”“你會難過嗎?”“會。”“那你會來找我嗎?”這一次,康樂為沒有回答,他隻是把頭深深地埋了下去。最後他說:“祝你幸福。”
回到家,她需要做的是打開電腦刪掉那個耳朵頭像的MSN號,然後在心裏把徐明徹徹底底地清除掉。隨後,她拿出手機,裏麵存著一張照片,是一隻耳朵,康樂為的耳朵。那是上次在他喝醉之後,她偷偷拍下來的。是的,杜遲是個有怪癖的女孩,她喜歡看別人的耳朵。一開始她被徐明那尖而筆挺的耳朵所吸引,所以當她第一次見到康樂為那麼大那麼圓的招風耳時,她忍不住笑了。那是她從未見過的耳朵。
人的耳朵是如何從尖到圓各不相同的呢?杜遲不會明白。可是此時此刻,她明白的是,她是真真切切地想念著康樂為,那個老實而善良的康樂為。
愛人,你可感到明天已經來臨
三月的北京下著綿綿的煙雨,而新聞中報道在南方的大嶝島被台風襲擊,已經有人陸續失蹤。關了電視,她一刻也不想等待,訂了當天的機票飛往廈門。從機場打車到翔安區東南海麵碼頭,大雨傾盆,幾乎看不清前方的路。而等她到達碼頭,卻沒有一條船願意載她上島。
她忽然開始害怕,害怕在這暗無天日之後,她將再也見不到一個人。他會做很好吃的清蒸扇貝,會在大雨裏騎摩托車載她,會在她說要回北京不帶他時哭得雙眼通紅。
她站在岸邊遙遙相望,大雨中的大嶝島仿佛在搖晃。她的眼淚流在雨裏,碼頭的廣播裏放著音樂:
愛人,你可感到明天已經來臨,
碼頭上停著我們的船。
我會洗幹淨頭發爬上桅杆,
撐起我們葡萄枝嫩葉般的家。
杜遲忽然好想念康樂為的圓耳朵。
每一場戀愛中都會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細節,它們成為你日後想起來就會覺得特別的存在。
一段感情的最初無不帶著幾分比較,從前和未來,身高和體重,又或者是耳朵的圓和尖。但愛卻是唯一,好的愛情會讓你成長,變成一個善良柔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