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埋藏的文物豐富、精湛,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秦兵馬俑坑布局嚴整,結構奇特,布成軍陣的陶人或著鎧甲,或披戰袍,手持矛、戈、戟等兵器,姿態神情各異,顯示出各自不同的身份、兵種、性格、可謂 如生。由於兵馬俑坑建造坑近於秦始皇陵,因此自發掘以來,國內外學者一般都認為,這是秦始皇的陪葬坑。也就是說,這支裝備齊全、威武雄壯的兵馬俑隊伍,是守護黃泉之下的秦始皇。……這些陶俑的數量如此巨大,僅被發掘出土的就近萬個,且它們真實而規範,又帶有不同的個性。兵馬俑在流傳至今的任何史書中都毫無記載,可以說是連蛛絲馬跡都沒有,實在很令史家慚愧。
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後來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陪葬墓等600餘處。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餘件,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肯定還會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發現。
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奮和聰明才智的結晶,是一座曆史文化寶庫,在中國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規模宏大埋葬豐富,著稱於世,一九六一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七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目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這位叱吒風雲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
中國古代帝王均立後,秦始皇卻未曾立皇後,致使秦始皇陵園內一墓獨尊,沒有皇後墓。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紀)以後對於立後和立太子之事已製度化,秦國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各種國家製度已臻完善,秦統一中國後更全麵建立了各種製度,並定出了皇帝的正妻為皇後、母親為皇太後的製度。但是秦始皇帝始終沒有設立皇後,這成為令人費解的千古之謎。
秦始皇陵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成城東五公裏外,南靠驪山,北臨渭水,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一座帝王陵墓。陵墓的朝向為坐西向東,這是一個奇特的布局。眾所周知,我國古代以朝南的位置為尊,帝王即位常稱“南麵稱孤”,這“南麵”也就是麵朝南的的意思。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統一天下的秦始皇,為什麼願意坐西向東呢?一種意見認為,秦始皇生前派譴徐福東渡黃海,尋覓蓬萊、瀛洲諸仙境,又多次親自出巡,對東海仙境十分向往。可惜徐福一去杳無音信,回歸無期,使始皇帝親臨仙境的願望如同泡影,這不能不成為秦始皇晚年的一大遺憾。即使生前得不到長生之藥,死後也要麵朝東方,以求神仙引渡而達天國。於是秦始皇建造了這坐西向東的陵墓。
而對於秦始皇的死亡原因,長期以來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說死於疾病,一說死於非命,這兩種觀點,至今尚無定論,不過,人們對解開此謎充滿信心,因為據考察,秦始皇陵沒受破壞,秦始皇遺體尚在,而且墓中大量的水銀形成的水銀蒸汽對遺體有冷凝防腐作用,待秦始皇陵發掘之時,不僅秦始皇死亡之謎可以解開,而且還可能看到秦始皇入葬時的遺容.。
第二部分:一代霸主漢武帝
流氓無賴得天下的漢高祖劉邦(1)
由於劉邦出身無賴,以行伍定天下,輕慢儒生,誅殺功臣,因而很少贏得曆代正直文人的好感。曆代文人更是耿耿於懷:“世無英雄,遂使胥子成名!”“原來劉項不讀書”;“偶因亂世成功業,更向翁前與仲爭”。在他們看來,劉邦平定海內,稱雄天下,並不是靠品德和真功夫,而是由於他品性奸詐和曆史提供的機遇。其實曆史地看,劉邦確有過人之處和領袖魅力,並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劉邦畢竟不是一位草莽英雄,前人對劉邦最終獲勝,成為漢高祖的原因多有分析。劉邦駕馭全局、舉重若輕的雄才大略,審時度勢、因時而動的精確的判斷能力,能屈能伸、趨利避害、出生入死、大廈傾於前而不驚的大將風度,不拘一格的用人術,虛懷若穀、從善如流的氣度,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縱觀劉邦的一生,其成功的經驗無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