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從流浪漢到開國皇帝的宋太祖

從和尚到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5)

在中國曆史上,為鞏固權力而殺人最多的開國皇帝,恐怕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屬了。他對於一些謀反或是不馴的功臣,決不手軟,胡惟庸謀反案和藍黨大獄,不僅是明朝的兩次大獄,也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大獄,這兩次大獄共殺死了四五萬人,不僅開國功臣誅戮殆盡,避免了異姓王的造反,而且朝廷官員幾乎為之一空,以至於當時的中國成了一個恐怖的世界。

在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中,武臣立功最著者,當推徐達、常遇春,文臣立功最著者,當推李善長、劉基。劉基是一位奇人,他洞察世事,無有不中,因此,他對朱元璋封賞的官職,多次拜辭不受,因為他知道朱元璋生性忮刻,很難容人,跟他共事長久,必不免有殺身之禍。而李善長卻官至右丞相,封韓國公,有驕矜之態。朱元璋對他漸感不滿,想換掉李善長,讓劉基為右相。劉基說:“善長是有功的老臣,能夠調和各將的人際關係,不宜馬上把他換掉。”朱元璋很奇怪地問道:“善長多次說你的短處,你怎麼多次說善長的長處呢?我想讓你做右相,不知怎樣?”劉基頓首說:“換相好比換殿中的柱子,必得用大的木材,若用小的木材,不折斷也必定仆倒,我就是那種小材,怎能當右相呢?”朱元璋問:“楊憲如何?”劉基說:“憲有相材,無相器。”又問:“汪廣洋如何?”又答:“器量偏淺,比憲不如。”又問:“胡惟庸如何?”劉基急忙搖頭道:“不可!不可!區區小犢,一經重用,必至轅裂犁破,禍且不淺了!”

不久,楊憲因誣陷人而被處死,李善長又被罷去相職,胡惟庸逐漸升為丞相。他聽說了劉基對自己的評價,懷恨在心,就誣陷了劉基的兒子,又害了劉基。劉基憂憤成疾,被朱元璋派人護送回青田,不久去世。

害死了劉基之後,胡惟庸更加得意洋洋,肆無忌憚,他恃權自專,朝中生殺陟黜之事,不待奏聞,就自行決斷,對於送來的奏章,他也先行拆閱,凡不利於己者,就藏匿不報。朝廷勢利之徒,竟走其門,胡家珍寶金帛,積聚無數。魏國公徐達看不順眼,就給朱元璋上了密本,說胡惟庸奸邪,應加誅除。朱元璋沒有相信徐達的話,反給胡惟庸知道了這件事,因此,胡惟庸對徐達懷恨在心。於是,胡惟庸就私下裏買通了徐達家裏的看門人,讓他誣告徐達,誰知弄巧不成,這計謀被自己的守門人報告了徐達,反而遭到了朱元璋的懷疑,每天上朝都提心吊膽,恐怕遭到不測之禍,等了幾天,竟然沒事,才逐漸放下心來。胡惟庸自此收斂了一陣。

後來胡覺得自己應當再找個牢靠的靠山,就看上了李善長,李善長雖不當丞相了,但朱元璋還是十分看重他,經常出入宮廷。胡惟庸請人作伐,把女兒嫁給了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的兒子,胡惟庸有了李善長這一靠山,不覺又趾高氣揚起來。正巧,胡惟庸在定遠的老家宅中的井裏忽然長出了竹筍,高及數尺,一班趨炎附勢之徒都說是極大的吉兆,又有人說胡家的祖墳上每天晚上有紅光照耀天空,遠及數裏。胡惟庸聽了,更覺得是吉兆,越發得意。

恰在這時,德慶侯廖永忠因擅自使用皇帝的龍鳳儀仗而被賜死,平遙訓導葉伯巨上書勸諫朱元璋,說他分封太多,用刑太繁,求治天下之心太過迫切,結果使得朱元璋大怒,把他捕入獄中,活活餓死。安吉侯陸仲亭擅乘驛車,平涼侯費聚招撫蒙古無功,均被朱元璋下旨嚴厲責罰。汪廣洋罷相數年,由胡惟庸推薦,重登相位,不久又因劉基案被貶謫,汪廣洋知道胡惟庸的不法行為,但一直替他隱瞞,在二次罷相之後,出居雲南,不久即被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