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引起人們的猜測,於是雍正不得好死的種種說法便產生了。

民間最為流行的說法是,當時有一位剛烈女子叫呂四娘,她的爺爺和父親都因為文字獄而被雍正斬殺了。為了報這殺父之仇,呂四娘練了一身好武藝,成為遠近聞名的俠女。她尋找機會潛入圓明園,揮劍砍去了雍正的頭顱。因此,安葬雍正時,隻好鑄造了一顆金頭來替代雍正的腦袋。

這個故事的另一版本是說:雍正用陰謀手段篡改遺詔,奪得了皇位後,為了保住帝王寶座,他不但殺害了曾與之不和的眾多兄弟,就連為其篡位最出力的主謀人,即他自己的舅舅也不放過。雍正感到這樣做仍不能消除後患,便想出了一個狠毒的計謀,他把那些對自己有過功勞,或認為對己不利的文武官員及政客、謀士們,都請到圓明園,親自設宴賜酒,揚言要給赴宴官員加封獎賞,鼓勵大家盡情飲宴。但雍正在酒中施放了烈性毒藥,全部赴宴人員被毒害而亡。

在這些冤死鬼裏就有呂留良,他的獨生女兒呂四娘聽到父親被害後,決心為父報仇雪恨。但她當時僅十幾歲,無法為父報仇,於是帶著年老的母親,從江南來到北方,拜一個少林寺和尚為師,學藝練武,苦練過硬本領。不幾年功夫,呂四娘練就一身高強武藝,刀法劍法神奇,可飛簷走壁,不留蹤影地出沒於殿宇及人群之中。

之後,呂四娘辭別師傅和母親,來到圓明園附近的一間破廟住下,她四下探聽雍正在園中的日常活動及行走路線。有一天晚上她藏於閣樓之中,正當雍正從宮中出來之時,她飛身而下,一刀砍下雍正的腦袋,然後提首級騰空而去。

呂四娘的母親日夜盼望著女兒的報仇訊息,老人家正在屋內愁思苦想之時,忽然一個人影在眼前晃動,定神一看是女兒回來了。四娘手提一個血淋淋的布包,興奮地對媽說:“我的殺父之仇報了!我把仇人的頭顱帶了回來!”老太太打開布包,見是一顆戴著皇冠的人頭,確認正是雍正的首級。然後將此頭顱置放於呂留良的牌位前,進行祭奠,母女倆跪拜在地,告慰呂留良的在天之靈。呂四娘砍了雍正帝的腦袋,皇家無奈隻得為其屍體安裝上一個金頭下葬,所以民間有此宮廷秘聞流傳。

還有一種說法更讓人吃驚。據說,《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個戀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這竺香玉後來被雍正強占,成為皇後。曹雪芹想念戀人,便想方設法找了一個差事混入宮中,最終與竺香玉合謀,用毒藥將雍正害死。

另有野史傳聞,說是宮女與太監串通一氣,用繩子把雍正勒死了。

這裏,關於雍正死因的三種說法,都很有傳奇色彩。正因是傳奇,人們在茶餘飯後談起來,總是津津樂道,引人入勝。不過,這些隻能算是民間傳說,而不是曆史事實。可以肯定地講,這幾種說法都不可信。

雍正的死因是什麼?有的曆史學家曾提出,雍正是突然中風死去的。雖然推論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並沒有拿出特別有說服力的證據。那麼,雍正究竟是怎麼死的?隨著清宮檔案的挖掘和研究,越來越多的史學工作者認為,雍正吃丹藥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極大。

自古以來,凡是幻想長生不老的帝王,大都迷戀神丹大藥。從秦始皇派人入海訪仙求藥,到漢武帝命煉丹家李少君、欒大煉化“益壽”“不死”的黃金器具;從三國的曹操遍招甘始、左慈等天下方士習煉“養性法”,到東晉哀帝“餌長生藥”喪命;從隋文帝指派嵩高道士潘誕“合煉金丹”,到唐太宗李世民服食古印度方士的長生藥“暴疾不救”;再從宋太祖趙匡胤召見高道蘇澄隱詢問“養生秘術”,到明憲宗以丹縱欲“氣傷龍脈”而暴亡……一朝又一代的封建帝王對道家的丹術走火如魔,喜怒笑罵盡在其中。而清朝的雍正,可算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後一位寵信道士迷戀丹藥的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