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關心打仗,大人們卻不大樂意說。即便好不容易開了口,也是才講了三分鍾就把話題從戰場轉到了學校,“我們解放軍打仗靠的是一切行動聽指揮,所以你們要聽毛主席的話、要聽老師的話,不許調皮搗蛋……”。哎呀呀!我們隻好扭頭就跑,一邊跑還一邊埋怨大人不開竅——要是我們打過仗,一定能當戰鬥英雄,把獎章掛在胸`前,見人就講自己的事跡,那是多麼的威風。

那時候我們真的很盼望打仗。成天惦記著解放台灣、消滅帝國主義、把紅旗插遍整個地球,即便是犧牲了也不在乎。

離我們學校三十公裏遠的小山村裏有個紅軍墳。有段時間,我們每逢清明節的時候都要到烈士墓前獻花和宣誓,既接受了革命教育,也相當於搞了一次春遊。可突然有一年學校就不讓去了,原來那墳墓裏不僅埋著紅軍的遺體,還埋著白軍的屍首。事隔多年,墓裏的骨頭混成了一堆,分不清誰是紅的誰是白的,弄得上級領導十分難堪。

但這件事情卻讓我們有了一個新的發現:“原來敵人也是有墳墓的。”以前在電影裏看打仗,解放軍一端槍,國民黨就被放倒了,等到勝利的時候,戰場上幹幹淨淨,隻瞧見成群的俘虜,死人都不知跑到哪兒去了——鬧了半天,他們的屍體也是需要處理的呀!

再後來,我們就長大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組織部門開展對“冤假錯案”的善後清理,審查“平反人員”的檔案、將其中的誣陷材料和交代材料撤除銷毀。我參與了這項工作,並因此知道了許多從前聞所未聞的故事,知道了勝利背後的代價,知道了陣亡者不僅有屍首,還會有親屬,知道了戰爭的傷痛不會因為槍聲的平息而停止,知道了戰爭帶給人們的不僅有輝煌的榮耀還會有痛苦的記憶。

於是,我有點明白了那些經曆過烽火硝煙的老人們為什麼不太願意宣揚自己的經曆,也有點明白了刻在成都武侯祠廊柱上的那句話——自古知兵非好戰。

如今社會進步了,現在的孩子們已經不再向往著“把紅旗插遍全球”,即便在打鬧的時候也懂得要裝扮成超人,把口號換成了“維護世界和平”。但軍事題材的故事依然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畢竟,人類的曆史在大部分的時間裏都與戰爭有關係;畢竟,千古文人俠客夢,讀書的腦袋裏時常會有仗劍走天涯的衝動;畢竟,理想的熱情之中總有一種蓬勃積極的東西,鼓勵著我們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有關戰場和英雄的傳說,永遠會給人們的心靈帶來莫名的衝動。

時代進步了,互聯網的普及豐富了人們了解戰爭的手段,現在的我們已經用不著守在老兵的身邊等著聽他們回憶往事,隻要把鼠標移動幾下就可以查尋到各國軍隊的曆史和現狀;並且,電腦也方便了人們的戰爭觀的表達,坐在書房裏麵就可以對著全世界高談闊論,過去需要經過無數次演講才有可能傳達的呼聲,如今輕敲鍵盤就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於是,對戰爭資料的判讀不再是某些專業人員的特權,在網絡上湧現出大量的軍史愛好者,其涉獵範圍之廣、理論水平之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