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黔南一帶仍有許多當年的孤兒,他們已經成為了祖父或者祖母,卻不知道自己的祖籍在哪裏,不知自己的親人在何處。
是軍隊的無能導致了百姓的苦難,是軍隊的無能造就了敵人的光榮。
可是,當一夥日酋得意地在縣城各處留下“墨寶”,大書特書“無血占領”的時候,他們沒有想到,在鄉間、在村寨的廢墟斷牆上,有一群水族山民揮刀刻下了自己的誓言——
抵抗者在此!
1944年12月4 日,日軍開始從獨山撤退。
日本人宣稱自己已經達成了軍事目的,可以班師凱旋了——這理由基本上說得通。因為對日軍而言,進攻貴州的行動原本就是“計劃外”的任務,什麼時候停止前進都是可以的。
但其實,日軍的撤退還有其他方麵的原因。
日本軍國主義有個方針,叫做“以戰養戰”——說穿了,就是日本軍隊要靠搶別人的東西來維持軍需供應——這個方針一方麵使得日軍成為世上少見的野蠻隊伍,另一方麵也給日軍自己的行動造成了困難。這種困難在富饒地區還不太明顯,一旦到了貴州這樣的貧困山區,難處立刻就顯現出來了。
“旭軍”是於1944年5 月份投入“一號作戰”的,這時已到了冬季,可他們的士兵卻還穿著夏天的軍服。冬天,貴州的氣候比廣西冷得多,山區的濕氣非常重,日本人在這個“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裏平”的地方被凍得夠戧,隻好去搶難民的衣服穿。於是,各路鬼子兵的裝扮都變得花花綠綠,以至於美軍的偵察機在空中都無法分辨哪些是軍人、哪些是老百姓。
貴州的農業比較落後,時至今日都無法實現糧食自給,更不用說戰爭時期了。但在抗戰期間,貴州不僅要向前方提供兵源(全省總人口一千零五十萬,征兵實額四十六萬),還要為內遷的機關和學校提供物資保障(僅獨山縣城內,可查的內遷單位就有六十二家),外來人口的劇增,使經濟環境麵臨崩潰。遇到“黔南事變”,大量軍隊和難民在短時間內湧入貴州,立刻就造成了糧食緊缺。省城貴陽的集市上,一件蘇繡旗袍換不到一個玉米窩頭,其他地方的困境更是可想而知。
另外,貴州是西南地區唯一的沒有食鹽資源的省份。在當時當地,從老百姓的家裏找幾坨鴉片很容易,想找到一點鹽巴卻十分困難——而日本人事前對這個情況毫無準備。
所以,日軍進入貴州以後,根本無法獲得必要的軍糧補給。最先進入獨山的十三師團一零四聯隊,翻遍全城也沒搶到糧食和食鹽,隻找到了幾麻袋白糖,氣得聯隊長福海三千雄大佐哇哇叫,無奈之下,一零四聯隊隻好喝了三天的糖開水。於是,當其他日軍聯隊陸續到達獨山時,麵對滿城大火,留給他們的隻有兩個選擇——立即前進,或者立刻撤退。
想前進,有困難。
一方麵,前方的都勻城已經被燒毀,再往前走也找不到糧食;另一方麵,國軍十三軍和二十九軍在馬場坪一線布置了防禦,二十九軍的陣地距離獨山不到三十公裏,日軍即便能夠衝過這些防線,估計也差不多要餓死了。
於是隻好撤退。
1944年12月6 日,日軍全部撤離獨山。12月8 日,國軍第二十九軍進入一片廢墟的縣城,宣布“收複獨山”。
這以後,日軍一路向廣西方向撤退,國軍則不即不離地跟在後麵。雖然沒打什麼仗,卻可以夠陸續收複失地、接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