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來,十三軍軍長石覺就不幹了。十三軍被安排“火燒貴陽”,這可是個容易成為替罪羊的差事,石覺知道,黃埔一期的豐悌同學一把火燒了長沙,結果被槍斃掉了,自己隻是個黃埔三期的後輩,燒了貴陽,恐怕會死得更難看。於是他提出,要燒貴陽應該讓九十四軍去燒,因為九十四軍軍長牟廷芳是貴州人,燒起自家的房子比較順手,他寧願帶著十三軍到前線去抵擋日本軍隊。

剛巧,孫元良帶領二十九軍從陝西趕到了貴州。於是,十三軍和二十九軍就被布置在馬場坪一線,處於獨山和貴陽的中間——實事求是的說,這兩個軍的防禦,對“黔南事變”的化險為夷起到了一定作用。

國民黨軍全麵退守。而這時,在獨山一帶還有國軍的“中央軍校四分校”、炮兵學校(教育長史文桂)和通信兵學校(教育長童元亮),學員教職員加起來有一萬五千多人。

獨山的警備司令是“四分校”的教育長韓漢英,這位韓司令在獨山辦學三年、指揮學生在縣城周圍修了三年的防禦工事,平時吹牛皮一套一套的,遇到打仗的時候卻撒腿就跑,跑得比美國空軍還要快。

獨山這裏有一個美軍的軍用機場,美軍方麵決定,由伊文思上尉負責破壞飛機場、空軍倉庫和獨山“深水大橋”。按計劃,爆破隊應該先炸掉深水大橋,然後乘飛機撤離,但伊文思上尉看見城裏的難民非常多,一旦炸了橋,逃難的人們就都走不脫了。於是他就先炸了機場和倉庫,直到12月2 日,日軍已經衝到了橋頭,美國人才炸掉大橋,徒步前往貴陽。

無法統計這個舉動救助了多少人。已知的是,在伊文思上尉的掩護下過橋的難民中,包括影星胡蝶和她的丈夫潘有聲,還有上海灘的聞人虞洽卿。

伊文思上尉於1944年12月2 日16時撤離獨山,這一點,有許多人可以作證。而那些自吹曾經“在深水橋畔英勇阻擊日寇”的國軍勇士,卻是空口無憑。

事實上,早在12月1 日,國民黨軍就已經放棄了獨山縣城。

12月1 日,獨山縣城開始起火,12月2 日,火勢達到頂點,兩天後,這座曾經被稱為“小上海”的小城就變成了一片廢墟。

有人認為“獨山大火”是日本鬼子幹的,也許真是這樣的。其實,即便是國軍所為,在當時的戰爭環境下也是無可厚非。不應該的是,同在12月2 日,都勻縣城也燃起了大火、同樣把整座城市燒成了廢墟,而實際上,日軍根本就沒有進攻都勻,最近的日本兵距離都勻市也在五十公裏以上。

首先進入獨山城的是第十三師團的第一零四聯隊,他們是沿著廣西至貴州的鐵路走過來的,在兩百多公裏長的鐵軌上步行四天,完全是正常的行軍速度。

在獨山火車站,日軍聯隊長福海三千雄大佐寫下了四個大字:

“無血占領!”

——這四個字,應該成為中國軍隊的恥辱。

12月3 日,十三師團的第六十五聯隊、第一一六聯隊、工兵第十三聯隊,以及第三師團的第三十四聯隊、第六十八聯隊、工兵第三聯隊也陸續到達獨山縣城。

其實,這些日軍部隊並不是滿員抵達的。比如三十四聯隊的大部隊此時還遠在一百多公裏以外,要到12月10日才能夠進入荔波,可他們的聯隊長二神力大佐卻帶著十幾個人先跑到獨山來了。這幫家夥爭先恐後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得到一份“深入支那腹地”的光榮。

1944年12月3 日的獨山城,遍地瓦礫、遍地焦土,遍地是無名的棄屍、遍地是難民的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