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去最後通牒,要求他們於11月22日上午,到朝天觀開會,否則後果自負。

這是一場意氣昂揚的革命,然而許多年後,當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這幫窮酸秀才和袍哥大爺們鼓著腮幫子使出吃奶的勁倒騰出來的革命時,難免要笑掉大牙。

那一天,唐大爺特意帶著自己的馬仔跑出來看熱鬧——雖然沒有參與謀反,但畢竟亂黨分子裏還有不少他的人,他不能不關心。平時不喝酒的唐大爺,特意在酒樓上找了個臨街的座位,開始喝悶酒。不認識唐大爺的堂倌還特意跑來告訴他,現在大街上很危險的,大爺您慢慢吃,可千萬別下樓去亂跑。

一杆繡著“漢”字與十八星紋的黃緞子大旗領著人群從街上湧動過來,掌旗的就是袍哥大爺田得勝。在他身後,是一群手拿春秋刀、羊角叉等各式兵器的袍哥隊伍,再後麵是手上抱著白毛巾包裹著的炸彈的炸彈隊和敢死隊,還有肩上扛著毛瑟槍的學生軍,最後是揮舞著丈八蛇矛走在隊後押陣的紅旗大管事況五爺,大家意氣昂揚,沿路高呼“中華民國萬歲!”。

當重慶知府鈕傳善和巴縣知縣段崇嘉來到朝天觀會場的時候(職務最高的川東道朱有基擔心有生命危險,已經逃掉了),發現現場氣氛相當熱烈:朝天觀門口,有二三十個學生,懷抱白布包裹的炸彈(事後查明其實都是罐頭筒),後麵一排人,頭捆白布頭巾,身穿青布打衣,有的懷抱大刀,有的手持梭鏢,殿前一位穿短打裝束英姿颯爽的大俠,正是握著手槍的紅旗五爺況春發——況五爺這支手槍,事後證實,也屬西貝貨,乃是日本進口的玩具汽槍。

鈕知府在“炸彈”的威脅下,終於毅然決定參與反清複明大業,他一邊扭著楊滄白要他擔保自己的身家性命,一邊嘀咕著:“兄弟麼,有此意,有此意……”訕訕地交出了大印。為了讓老爺們義無反顧,袍哥大爺田得勝還親自給他們剪掉了大辮子。

一場不流血的革命就這樣成功了!看熱鬧的唐大爺追悔莫及,痛心地對自己的馬仔說,老哥我耽誤了你們的前程,你們現在趕快去投況春發,還來得及……

唐大爺的話沒有說錯——盡管沒有留下象滄白堂、滄白路這樣的地理名詞,也沒有留下張培爵的紀念碑,但直到今天,所有研究過那一段曆史的人們都不得不承認,這個被曆史的灰燼深深埋藏的況春發,才是這場革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人物。雖然他沒有自己的思想,但這場革命的成功卻多仰仗於他所提供的力量——如果他願意,他完全可以蓋住書呆子們的風頭。

最新卷第6節

然而他終究隻是個袍哥,說得難聽點,就是個流氓頭子,更糟糕的是,他還是個相當高風亮節的人……他的作為讓常人跌碎了一地的眼鏡:他謝絕了軍政府給他安排的位置,回到會仙樓繼續經營他的“上青雲”鞋莊,就連他傾家蕩產組織幾百人的隊伍的花費,也分文不肯向軍政府報銷。從此民國史上就沒有了這號人——他是曆史的天空中的流星,雖然短暫,但卻燦爛。他輕信了書呆子們所許諾的未來,也願意用自己的犧牲去為新時代的到來開辟道路,但他沒有想到,未來卻完全不是憧憬中的那個樣子!

象況春發這樣的人物,在那個時代並不罕見,他們願意犧牲自己的精神、禸體更甭說名利權位這些身外之物,去換取人民的覺悟、民族的進步、國家的強盛乃至於天下太平——修齊治平的古老理想,自朱家郭解以來的俠義精神,即便是在這個舊時代沒落的前夜,也仍然在孕育著著聖潔高貴的靈魂。他們的風格不可謂不高尚,他們的理想不可謂不崇高,然而他們所得到的卻是什麼呢?那個時代的人們總是在詬病那些古老的思想,認為那就是讓這個國家衰落的根源,所以要徹底地打倒她——但他們卻從來不曾想起,那些讓他們舍生取義,蹈死不顧,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偉大理念,又何嚐不是源於那些古老的思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