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滇軍已經打到成都大門龍泉驛,但在5月22日擁熊軍開始反攻後,滇軍便一潰千裏。
5月24日,顧品珍丟掉簡陽,28日,又丟掉了資陽,31日再丟掉資中,6月1日丟掉內江,一直退到隆昌。而響應唐繼堯倒熊號召的川軍第六、七兩個師,也在劉湘、餘際唐兩部的攻擊下一敗再敗,隻得困守順慶等地。
鑒於四川倒熊軍事不利,唐繼堯遂急調駐陝西的滇軍第八軍葉荃部,和李烈鈞的駐粵滇軍,入川增援。同時貴州的劉顯世也調派黔軍後續部隊一萬餘人進入川東,於是川局再次逆轉。
東線的黔軍在得到增援後,便迅速組織優勢兵力壓迫劉湘、餘際唐退往川北,並順手給死守順慶的石青陽解了圍,而西線的滇軍也開始轉守為攻。雙方相繼在榮昌、隆昌、資陽、簡陽間進行了一係列會戰,僅戰勝的滇軍方麵就傷亡五千餘人,兩軍合計傷亡當在萬人以上,這在當時已是相當慘烈的戰況了。
一向不穩的牆頭草呂超見勢不妙,也迅速轉向,重投唐繼堯。他不但主動打開了川北大門,放自陝西來援的滇軍第八軍葉荃部入川,還與石青陽聯手進攻坐鎮成都的老上司熊克武。葉荃率陝西滇軍入川後,迅速由南部開往遂寧,與趙又新會師,向川軍發起反攻。
這段形勢,震蕩得就像溜溜球。
日期:2008-8-1416:43:24
擁熊軍腹背受敵,富順、榮縣、威遠、內江等重鎮相繼失守,7月9日熊克武退回成都。7月10日,熊克武留下同樣三心二意的向傳義維持成都秩序,自己率主力往川北退去,與劉湘、楊森會合,據守閬中、南部、西充一帶。
聯軍方麵隨即組織了滇軍三個旅,黔軍兩個旅,川軍一個師的兵力追擊。原本親近於熊克武的川軍劉成勳、陳洪範兩師,也見風使舵,宣布接受呂超的領導。
由於時當酷暑,瘟疫流行,本就不願與熊克武死磕的滇軍統帥顧品珍,便趁機找了一堆如疫病流行,地形不熟,孤軍深入,民心背我之類的理由,不肯繼續深入追擊;而黔軍統帥王文華則因放心不下前線的總指揮袁祖銘,將黔軍中途撤回整頓,於是對熊克武的追擊也就不了了之了。因此熊部雖敗,但主力部隊損失卻並不大。
7月18日,呂超入成都就任川軍總司令後,立刻便電請滇軍不要開入成都——他接過了熊克武的擔子,同時也接過了無法化解的川滇矛盾。
對於唐繼堯赤摞裸的吞並企圖,剛借滇、黔勢力打跑了熊克武的呂超和楊滄白,自然不敢公然反對。他們隻得以軍民分治為借口,來抗拒滇、黔的吞並企圖。
在呂超入成都之前的7月14日,唐繼堯的喉舌《滇聲》報便公開發表了《廢督裁兵為救川唯一方法》的時評,要求四川廢除督軍製度,為唐繼堯以聯軍總司令名義掌控四川兵、財大權,進而吞並川省大造輿論。
而“實業團”也針鋒相對,由黃複生在同日電告呂超稱:“入省後先行宣布廢督,將此前熊氏越權幹涉諸民政完全撥歸省長主持辦理,並嚴申軍令,今後武人不得幹預政治,以納軍政於軌範。”
你唐繼堯不是說要廢督麼?咱們支持你,不但宣布廢督,而且還加上一條不準軍人幹政,哪怕你是聯軍大帥也不成!
這一來,就讓唐繼堯大大地倒了胃口。
此外,唐繼堯在川軍裁軍問題上也操之過急,因而添了不少仇家。唐繼堯將楊、呂所屬之外的其他川軍,一概稱之為“逆軍”,要求呂超將這些部隊全部解散或由滇軍部隊就近收編。
什麼,唐繼堯要繳老子的槍?這消息一傳出來,全川各色軍隊立刻大嘩,那些原本對川、滇之爭沒有什麼興趣的牆頭草,在最切身的問題上受到威脅後,馬上就迅速而堅定地站到了反唐陣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