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森自知萬縣無險可守,遂主動撤出。他將第九、十兩師,及包曉嵐師,白駒部兩個旅,執法大隊一、二兩路,機炮團,手槍大隊,和學生軍三個團等主力部隊集結於開縣、開江一帶,準備與聯軍決戰。

5月17日,範紹增部主力廖開孝旅攻入萬縣空城,劉湘即電南京報捷。23日,聯軍在開江遭遇楊軍主力,雙方激戰數日,聯軍戰敗,郭、範、吳三部退往梁山、開江交界處的天子店,賴心輝部範子英師馳援,雙方再度激戰於任市鋪、長崗嶺一帶。正當酣戰中,親附楊森的何金鼇師突然猛烈側擊賴、吳兩軍,而鄧錫侯手下的師長羅澤洲也瞧出有便宜可撿,自廣安、鄰水出兵,趁虛襲占墊江、大竹,隨後又進占長壽,將倒楊聯軍後路截斷。

倒楊聯軍終於不支,各部紛紛潰退,楊軍乘勝追擊,占領搗亂分子大本營梁山,並在珍溪、清溪間截斷賴軍部分渡江部隊,賴部師長李劍鳴、參謀長劉公侯等高級將領被俘。

這位李師長,也是速成畢業生,他在楊森手上已經不是第一回當俘虜了。所以楊森便打趣他道:“老同學,你怎麼又來羅!”李師長也厚著臉皮回答:“上次你招待我很豐盛,迄今念念不忘……”

唉,這就是四川諸侯的戰爭!

楊森擊敗聯軍後,沿長江繼續向涪陵進軍,於6月7日攻占涪陵城。造反的亂黨分子紛紛敗退:郭汝棟率殘部退往南川,賴心輝退往綦江,範紹增退往渝南的木洞,吳行光最糟糕,所部幾乎被楊軍長全殲。

楊軍前鋒追至渝東大門鐵山坪一帶,已對重慶的劉湘形成威脅。

那時代,一切都是是靠實力說話的。這回楊森打了勝仗,庇護吳佩孚的事情自然就無人敢提了。10月6日,剛當上了國民政府主席的蔣校長,便以“訓政肇端,望治綦切,政府亟謀川政統一”為辭,明令對楊森“免予查辦”——可郭汝棟那個二十軍軍長也沒撤(很久以後才改番號為第二十六師,調到中原去打內戰。所以鄂豫皖根據地出身的老紅軍們,還總愛在回憶錄裏把這支和他們打過仗的川軍稱作“二十軍”呢)。

於是國民革命軍序列裏,一下就有了兩個二十軍(虧得賀老總那個二十軍,已在南昌起義後被打散,不然就該是三個了)!

雖說是“免予查辦”了,但隻要吳佩孚還健在,蔣校長和楊森之間的糾葛就不能算完。在這個時代裏,楊森算是蔣校長心中最討厭的刺兒頭之一,大家恐怕做夢也想不到後來竟要做親戚吧?

至於惹事的吳玉帥,他在這場戰爭中也吃了大虧,因為他不巧就做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裏的那條“魚”。

當楊和倒楊兩軍鏖戰時,素來不怎麼穩重的吳玉帥卻一直沒有表態(他雖是楊森的恩公,做的卻是範哈兒府上的客,要明確表態確實很難為情),而是老老實實地蹲在大竹雲霧山上看熱鬧。可沒想到範哈兒把主力部隊都調到天子店去之後,駐順慶的羅澤洲卻趁火打劫,派出所部熊玉璋旅侵占了大竹地盤,尤為糟糕的是熊旅長壓根就沒把吳玉帥看在眼裏!

一開始,熊旅長聲稱入侵大竹是為了保護吳玉帥,可接下來就原形畢露了。6月4日,熊旅長派兵包圍了吳玉帥的芝蘭堂大帥部,聲稱要繳他的槍。吳玉帥這輩子,雖然也不是沒打過敗仗,但畢竟勝仗比敗仗多,像這樣被人指著鼻子繳槍不殺還是第一回,所以一時自尊心作祟,竟然堅稱不肯妥協。

雖說吳玉帥已是死老虎一隻,但畢竟還有兩千人的兵力,熊旅雖然人數上略有優勢,但裝備遠遜,所以一時倒也不敢輕舉妄動,雙方遂對峙起來。僵持到下午5時左右,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熊旅派駐城樓的哨兵走火,流彈射入大帥部,這下子就捅了馬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