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亦稱“實行員”)。黃興與陳天華便是被派往湖南的兩位“運動員”。
《細說民國創立》二六、黃興
黃興是湖南善化縣(今長沙)人,原名軫,字廑午,號克強,生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他的父親筱村,是有名的秀才。他自己幼年除了讀古書以外,學了烏家拳,頗有一手功夫;到了二十四歲的時候,在武昌兩湖書院讀書,頗受山長梁鼎芬器重,其後,暗中參加了唐才常的“自立軍運動”,未被當局發覺。當局而且在辛醜年(1901年)派他到日本“考察學務”。他利用這個機會努力深造,一麵在弘文學院與速成師範讀書,一麵自己請了日本軍官,到他的寓所教他軍事學術。每天早上,他去到“神藥阪術會”,練習騎馬和打靶。不久,他和梁煥彝、楊守仁(篤生)等人創辦“湖南遊學譯編”,很發表了一些有關民族主義與民權主義的文字。
他在癸卯年(1903年)先後參加拒俄義勇隊與軍國民教育會,於五月間被推派回湖南,當“運動員”。經過武昌,他先在兩湖書院作了一次講演,痛斥清廷腐敗,張之洞下令查辦,梁鼎芬出示驅逐出境,然而他仍舊逗留了八天,散發了《革命軍》與《猛
回頭》四千多部。到了長沙,他在明德學堂、高等實業學堂、修業學堂等處教書。張繼被他邀來長沙,在明德學堂擔任教員。其後,秦毓鎏、劉揆一與楊守仁也先後到達,共謀大舉。
《細說民國創立》二七、華興會
他們在癸卯年冬天,在長沙成立了“華興會”,以黃興為會長,秦毓鎏為副會長。會所設在連升街,對外稱為“林公館”,亦稱“旅湘俱樂部”。這個會所吸收的,以知識分子為主體。會員有四五百人。在“華興會”以外,他們又設立了一個“同仇會”以會黨(哥老會)分子為吸收對象,黃興自為該會的“大將”,任命劉揆一為“中將”,會黨的一個首領馬福益為“少將”。這個同仇會,由於有既成的會黨為基礎,會員的人數極多。
次年,甲辰年(1904年),黃興等人決定在十月初十日(11月16日)慈禧太後的誕辰起義。計劃是:事先在萬壽宮埋好炸藥,在長沙的文武官員拜壽之時一齊把他們炸死,隨即在長沙、嶽州、衡州(衡陽)、寶慶、常德五處同時采取武裝行動。
陳天華在八九月之間趕了來參加。黃興的一位兩湖書院的同學曹亞伯。也從武昌來寄身於長沙聖公會,幫他的忙。曹亞伯是湖北興國州人,此時已經於本年五月在武昌與劉敬庵(靜庵)、宋教仁等人設了一個革命團體,叫做“科學補習所”。他來到長沙,在事實上成為華興會與科學補習所之間的聯絡人,以便科學補習所也於長沙得手之時在武昌起義。宋教仁是湖南桃源縣人,在武昌文普通學堂讀書,仍舊留在武昌,內定於十月初十起義之時擔任常德一路的軍事負責人。
黃興與劉揆一把自己的家產變賣了,同誌柳大任與彭恂也把他們的家產變賣,另外衛由龍璋、揚守仁通力合作,向各方麵借錢捐錢,一共湊集了五萬元以上,作為購械、養兵等等起義的費用。
不幸,在九月中旬的某一天,有兩位會黨同誌(何少卿與郭鶴卿)因事機不密而在湘潭被捕,全盤的起義計劃成為泡影。黃興在長沙被張繼、曹亞伯、龍璋,與教會的牧師黃吉亭救護出險,由黃吉亭陪同乘船到漢口江麵,換船東下。臨別之時,黃吉亭請他在安全到達上海以後,打一個電報來長沙,以“興”字為暗號。從此以後,黃興這才把他的原名,“軫”,改為“興”字,作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