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1 / 3)

軍械所)找子彈。子彈早被上峰提走,隻剩下十二把(二十把)開了口的軍刀。熊秉坤自己取了一把,其餘的分給各分隊的隊長同誌,也交了兩把給方興。方興本是工程營的學兵。被挑選進了陸軍測繪學堂當學生,是共進會在該校的總代表。這一天,他回到工程營來,幫助熊秉坤發難,他在陶啟勝抱頭鼠竄之時,摔丁一顆炸彈助威。

熊秉坤帶同誌到軍需房,房內有一個鐵箱,箱中有幾百塊銀元。有些人走上前去想拿:韓似信把煤油燈摔進去,點起了火,不準大家見財心動。

熊秉坤與楊金龍領隊,金兆龍和幾個同誌在後麵押隊,出營。出營以後,向左轉了一個彎,遇見左隊隊官李子魁。李子魁對大家放了三槍,未中。揚金龍還他一槍,李子魁溜走。

大家走到右旗十五協二十九標與三十標的所在地,熊秉坤向內放了三槍。這是原來約定的起義信號。

再走到千家口,大家不願意再走。熊秉坤回頭一看,隻剩下四十人,中途逃走的不少。

所好,馬榮與羅炳順旅人送了信來,說他們已經占領了楚望台軍械所。熊秉坤、楊金龍等接到這個消息,“一個呼哨,已到目的地矣。”

馬榮是文學社社員,也是共進會會員。他在文學社裏麵,是工程營的總代表。熊秉坤於文學社、共進會決議聯合以後,把工程營的同誌編為四個正隊,馬榮便受任為左隊正隊的副正隊長。羅炳順是該正隊的正隊長。

在武昌起義的曆史上,有待考證的問題極多。其中之一便是:在每一部隊之中,以文學社的總代表為負責人,抑以共進會的總代表為負責人史料中,簡直找不出答案。以常理來揣測,可能各部隊重新推舉一番,或由兩位總代表互推一人。另一可能是:兩個團體在某一部隊的同誌誰多多的以其總代表為負責人。

就工程營而論,這個問題不成問題。馬榮本人兼為共進會的會員,而共進會的領袖是熊秉坤。共進會的會員人數,在工程營之中,似乎也比文學社的社員人數多。

馬榮與羅炳順所隸屬的左隊,這時候奉上級命令,負有守衛楚望台軍械所的任務。“監視官是前任工程營管帶李克果、馬祖荃等五人。(現任管帶是王永泉,去了直隸永平參加秋操。代理管帶是阮榮發,阮榮發不能分身。阮榮發曾經在八月十一日拿了本營“革命黨名冊”向張彪報告。張彪本想調三十標的兵換守楚望台軍械所。黎元洪說,三十標的革命黨或許更多,不如加派該工程營前任管帶李克果,與督練公所工兵課課員馬祖荃等一共五人,到楚望台軍械所當“監視官”。)

李克果在楚望台軍械所於熊秉坤等發難之時,聽到槍聲與吆喝聲,召集所中的官兵訓話,吩咐他們:如果有徒手的“匪人”來,你們應該開槍抵抗;如果有持槍的“軍隊”來,你們人少,“要避一避,再看情形。”

馬榮向李克果說:“我們都沒有子彈,怎麼能抵抗‘匪人’?”李克果叫人搬出兩箱子彈,發給大家。同誌們得到子彈,立刻向空發了一排搶,把李克果與其他監視官及左隊隊長吳兆麟等官長嚇走。楚望台軍械所於是入於革命黨的掌握。

熊秉坤率領四十多人來到,與馬榮等人會合,召集全體在場的兵演講。

熊秉坤演說已罷,在九點三十分鍾下令:“本軍應冠以革命二字,稱之曰‘湖北革命軍’,其兵種隊號仍襲用原有舊製。”“暫以楚王台為本軍大本營駐在地。”“金兆龍帶(工程營)後隊(第)二排出中和門,經十字街去南湖,威脅八標炮隊響應後,並掩護該標進城。”林振邦帶後隊第三排,占領千家街口,向十五協、鐵佛寺、伏龍庵方麵警戒。徐少斌帶前隊第三排,占領楚望台與中和門高地,向津水閘方麵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