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兵派胡廷佐率領,攻布政使衙門。(李鵬升的一批,可算是第七批,餘鳳齋的一批雖不曾來到楚望台,卻是第八批的響應之師。炮隊第八標,是第九批的響應之師。)
這時候,吳兆麟派往進攻總督衙門的部隊,業已先後受到挫折。
吳兆麟曾經在十點半鍾,派伍正林帶兩排兵,經津水閘與保安門正街,攻督署之前,派鄺名功(傑)帶兩排兵,經紫陽橋與王府口,攻督署之後。其後不久,又派蔡濟民等一批同誌,接在鄺名功一路之後,為後勁。
伍正林的一路,走到津水閘,便被保安門城牆上的清軍武裝消防隊截住;其後續進,到了恤孤巷口,被巷內的清兵衝出,截為兩段,又隻得退回律水閘。鄺名功的一路,走到紫陽橋,遇到清軍,傷亡極重,鄺名功率隊退回了工程營,架搶休息。吳兆麟接到報告,便要執行軍法,將鄺名功捉來槍斃。同誌們替他講情,於是鄺和他的隊伍,又來到了楚望台。
蔡濟民雖同樣遇到阻礙,而並不撤退。
炮隊第八標的同誌,在中和門城牆、楚望台與蛇山的中峰與其他幾處高地,對著總督衙門轟將起來。
熊秉坤說,吳兆麟這時候派了周定原、黃楚楠、楊金龍三位同誌,各帶兵士三五人,分往三路放火:一路由王府口至小都司巷(北路),一路由水陸街進大金龍巷,至小菜場(中路);一路由保安門正街經望山門正街,至總督衙門的東轅門(南路)。不到半個鍾點,三處的火都起了,使得炮標的同誌易於瞄準。(同時,吳兆麟也派了呂中秋與張靖川二人,帶了兵士十餘名,割斷各標營的軍用電話線。)
熊秉坤繼續說,吳兆麟在夜半以後,八月二十日(10月11日)淩晨兩點鍾,發出第二次進攻督署的命令:(甲)派熊秉坤帶領工程營後隊全隊(三個排),經津水閘與保安門正街,攻督署之前;派伍正林帶領工程營前隊全隊,走上保安門城牆向望山門前進,以協助熊秉坤的一路兵:令陳國楨撥過山炮二尊,架在保安門城牆之上,對督署猛轟;派曹飛龍帶領工程營右隊士兵一個排,走上保安門城牆,作為炮手的掩護。(乙)派黃楚楠帶領工程營左隊全隊,經王府口與小都司巷,攻督署之後;派姚金鏞帶領第二十九標第三營右隊全隊,作為黃楚楠的預備隊。(丙)派方興帶領測繪學堂的一百多名學生,作為“總預備隊”,“並鞏固楚望台及軍械所後防。”
甲路,熊秉坤與伍正林帶了工程營的後隊與前隊出發。第三十標的馬明熙與徐達明,也帶領他的兩排兵,加上吳醒漢、彭紀麟所帶來的若幹同誌,自願參加熊秉坤的一路。同時,第二十九標的杜武庫、楊選青、夏一青三位同誌也領了他們所帶來的人,參加伍正林的一路;還有,第四十一標的闕龍、李宗(忠義)、嶽少武,也並入伍正林的一路。於是,甲路的熊伍兩路,浩浩蕩蕩,向著督署的前方衝來。
熊秉坤與馬明熙、徐達明等人約定:(一)把同誌分為三組,輪流向前衝進;(二)每到一個巷口,在驅走敵人以後,就留下幾個同誌把守。果然,同誌們得到輪流的機會,愈戰愈勇。若幹與保安門正街成為垂直線的巷子,如恤孤巷、崔家院巷及望山門正街,暫時都被肅清。熊的主力,到達望山門正街的陳宏發醬園門口,離開督署東轅門僅有一百公尺左右。
忽然,後麵的同誌紛紛潰退,謠傳望山門城牆上的清軍已經走上城牆,將革命軍攔腰衝斷。事實是:清軍並未如此,而是第八鎮司令張彪本人帶了機關槍手與輜重營的兵兩隊,與幾十名武裝消防隊,走上了望山門一段的城牆,一麵對熊路的三個組射擊,一麵在城牆上向東伸展,與革命軍的牆上部隊接觸。牆上部隊,受到武裝消防隊的兩次衝鋒,死傷頗眾。“督隊”闕龍受了重傷。若幹同誌因而氣餒,頗有退後與跳下城牆的,把保安門城牆上的兩尊過山炮丟了。領隊的伍正林憤而拔刀自刎,被左右的同誌救護住,其餘的同誌看了,十分感動,陡然之間士氣百倍,紮穩了陣,清軍不能再進。革命軍的保安門陣地與兩尊過山炮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