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希臘意大利千數邦中,其一——羅馬——竟可征服其餘,似為意想不到之事。這自是由於人類文化前進大勢之不可遏;而羅馬恰亦具有特殊條件,並且遵循了巧妙途徑。蓋經過好多世紀,人類生活不能不變,意識方麵不能不開發進步,情操亦即不能株守於家神邦神的信仰崇拜。勢不免打破了邦,而前進至於更大組織局麵。恰好羅馬人不是單純一族一宗教者,而是雜糅底。乃至“羅馬”之名,亦難確定屬於何種語言:有謂為特拉文者、有謂為希臘文者、有謂為拉丁文者、更有人信其為愛特利文。它的宗教與其他各邦皆有關係。古時人依宗教為結合,兩城若有共同信奉,即算親戚。羅馬注意保存凡與他城為親戚的證據。例如它歌唱愛王德母親的古神曲,可自稱庇羅奔乃斯人的親戚;它保存愛納的紀念,乃成意大利、西西裏、希臘、特拉斯、小亞細亞,各處三十個城的親戚。它政策最巧妙底,是不強迫那些被征服者信奉它的神,卻將被服者的神增加到羅馬來。羅馬於是有較他邦皆多底神,皆多底宗教。它就用宗教吸引各邦,而統治一切。
當時人於其家神邦神底宗教,僅存習慣而精神已不屬,邦製度浸失其維係;而羅馬征服各邦的事實進展又能不遠於其心理習慣,所以羅馬帝國之偉大局麵就以造成。然而並沒有與這偉大局麵相應底偉大宗教。隻以舊宗教之衰,而羅馬興;羅馬盛時,舊宗教乃益衰。而由宗教荒乏,人們精神無主,羅馬亦不能不衰矣。這裏古朗士有幾句話,是值得介紹底——古人(初民)間彼此那般不同,那般自由(不羈)與善變,社會的關聯與統一是不易建立底。……自然必須有件事物,較實力為大,較利益為尊,較哲學學說為具體準確,較契約更為固定,它即在人人心中而對人人有權威。——這便是宗教信仰。莫有比它在精神上更有力量底了。信仰是我們頭腦的產物,而我們不能隨意改變它。它是我們的作品,而我們不自覺。它是“人的”,而我們以為“神”。它是我們力量之結果,但較我們更有力量。……人固然可以使自然降服於他,但人永是他自己思想的奴隸。
當時羅馬於此緊要處沒有好法,社會之腐化墮落遂不可免。直到基督教從東方傳來,填補這一缺欠,西洋古代文明乃得一意外底續命湯,而孕育出其近代文明。
九.基督教的精神
古朗士書結尾說:信仰初生,人類社會始行組織;信仰變化,社會乃屢經改革;信仰消滅,社會亦崩潰變形。我們可增補一句說:一新信仰代興,一新社會組織隨之以起。認識了基督教的精神,則於繼古代社會而形成之中世社會,不難理解。
基督教精神,可約之為三大點:
第一,“神”絕對唯一,與從前有多少家多少邦即有多少神者完全不同了。
神不在世界以內,而超於其上以主宰之。宗教意義與宗教形式全都改變。畏神者(畏神震怒降禍),變為愛神。對於神亦不再供飲食犧牲;所禱亦迥非符咒。
第二,兼愛同仁,與從前區分別族內族外,自私於內而相仇於外者完全不同了。以上帝為父,人皆如兄弟之相親。教義公開宣傳,熱心救世,一反各守私者所為。
第三,超脫世俗,與昔之宗教仍逐逐營營於現世生活者完全不同了。蓋以分靈肉為二事,每人隻肉體(及其物質生活)這一半,是屬於現前社會底;而靈魂自由,可徑接於上帝。既然宗教所求不在現世,愈少參加世上事物愈好。所以耶蘇說“與凱撒以凱撒所應有,與上帝以上帝所應有”,上古混宗教政治為一者,至此乃分開,而國家政府得以獨立。又宗教垂誡於人的義務,卻不管人間一切權利問題。權利之事,由法律去規定。基督教是第一個不以法律隸屬於自己底宗教(羅馬法典之進步大得力於此)。
如史書所雲:“斯巴達人白晝處於露天下,夜宿營幕之中,飲食相共,人無獨居之時,亦罕家庭生活”。這自是集團生活一極端之例,與其尚武善戰相聯,並非古代社會生活之通例。然而我們要知道希臘羅馬古代社會,卻一般地通是集團生活,它雖以家作核心,而以附屬人數眾多、階層分別、家長威權、產業共有種種情形,其生活全屬集團性底。
生活是集團底,但以精神低淺意識狹隘,不可能為大集團。大集團不再以一家一姓作核心,必待基督教回教等宗教出來,而後得以構成。因此以後說到集團,就不免與家庭家族若相對立了。關於此點,近見張蔭麟教授論文,適予指出:
在基督教勢力下,個人所負宗教底義務,是遠超過家族的要求。教會的凝結力,是以家族的凝結力為犧牲底。新約裏有兩段文字,其所表現之倫理觀念與中國傳統倫理觀念相悖之甚,使得現今通行底漢譯本不得不大加修改。其一段記載耶蘇說,“假若任何人到我這裏來,而不憎惡他的父母妻子兒女兄弟和姊妹,甚至一己的生命,他就不能做我門徒”。又一段記載耶蘇說,“我來並不是使世界安寧底,而是使它紛擾底;因為我來了將使兒子與他父親不和,女兒與他母親不和,媳婦與他婆婆不和”。(以上兩段文字並見韓亦琦氏新譯本)(中略)基督教一千數百年底訓練,使得犧牲家族小群而盡忠於超越家族底大群之要求,成了西方一般人日常呼吸的道德空氣。後來(近代)基督教勢力,雖為別底超越家族底大群(民族國家)所取而代;但那種盡忠於超越家族底大群之道德空氣,則固前後如一。然而我們不可誤會大集團生活就從宗教家的意識要求造成。造成西洋人之集團生活底,是事實不是理想。不過這些事實,卻與基督教特別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