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發揮中國的長處以吸收外國的長處(2)(1 / 3)

這並非是空話,或者完全理想,可從經濟關係驗之。試看個人本位之社會,財產既為個人所有,而社會本位之社會則其財產,主要屬於社會(共產),中國人之財產,既不屬於個人,也不屬於社會,乍看粗看,似屬於家庭,其實也不是。中國人父子間夫婦間,財產是不分的,乃至祖父在堂,祖孫也不分,是曰共財之義。兄弟間或伯叔與諸侄間,析產分炊,是曰分財之義。分財可能不止一次,富者可再度分財與貧者。親戚朋友則有通財之義,通財與分財不同,是要償還的。每個中國人,視其財產之大小,與對人關係親疏遠近,而必須負擔或照顧家庭以外之人之生活。財產大,則負擔之範圍亦廣,倘不踐行此種義務,必遭社會指責。中國自唐代以來,法律精詳,為世界冠,但於物權債權則自來忽略,此與西洋自羅馬法以來,愛講物權債權者則相反。愛講物權債權者,其財產總是為了自己享用。中國所重在情義,為了情義而財產便成為倫理關係中,所共有共享。其範圍初不限於家庭以內。在西洋遇事講社會救濟,政府要負責任。中國不然,一切問題消納於倫理關係,彼此顧恤之中而不見。所以我說中國人的財產不屬個人,不屬社會,而是屬於倫理的。

其他從政治上看,亦完全建築於倫理,官則曰:“父母官”,民則曰:“子民”,為政則曰:“如保赤子”。又曰:“以孝治天下”。說他是專製,說他是民主皆不對;專製是權在一人,民主是權在人人,中國根本不講權,所以通不是。凡講權者皆以自我為中心。而倫理則看重對方也。其詳可看我《中國文化要義》,此不盡。

因此我把今天世界文化分為三大類型:

1.個人本位文化——英美等國。

2.社會本位文化——蘇聯等國。

3.倫理本位文化——中國。

七.中國何故無民主

現在我們可以說明,中國有承認旁人之精神,而不見有民主之故。西洋是先有自己而後承認旁人,中國則一直先承認旁人,而且看對方重於自己,由此而大不相同。西洋人由個人覺醒而要求人權,反抗強權,造成均勢,乃不得不許個人以自由權,許國民以參政權。其承認旁人,其民主,原是抗爭得來,其人皆各自向外用力,兩方相遇之結果乃如此。中國倫理看重對方,不相爭而相讓,不向外用力而向內用力,實際強權遂未得鏟除而留存,但思以倫理崇尚情義消化之。結果消化不了,隻有掩飾之。故國民參政之製度,建立不起來,缺乏民主之第四點。第五點個人自由之不得確立,則其故有二:一是個人與團體相待而見,既缺乏團體遂亦缺乏個人。二是倫理以對方為重,自己一麵遂隱而不見。個人為自由之主體,自由為個人之無形領域,所以自由亦隨個人而不見了。

堅固強大之力量,必藉集團而後形成,強權則又為強大力量之表現。中國缺乏集團即無堅固強大之力量出現。因之而強權亦不強。兩千年來,政治上之消極無為主義,蓋有其不得不然者。是以雖無明顯之國民參政製度,其專製之禍亦較輕。雖無明確之個人自由,而事實上,人人亦未嚐不自由——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嚐論“過去中國人,不是沒有自由,而是自由太多”正為此。

故秦漢後之中國社會,不是所謂封建社會,不能與歐洲中古相比。《中國文化要義》有較詳之論斷,請參看。

八.世界今後文化之新趨勢

很明白,今天世界大戰又有一觸即發之勢,而此番大戰之可怕,卅四年英相艾德禮早說過:“不和平即毀滅。”以今日原子彈、死光、化學戰、細菌戰等等破壞威力來說,真可以讓人毀滅。然而要曉得,毀滅人類的並不是科學,而是隻知相爭不知相讓之人生態度。此種以自我為中心,而不能尊重對方,一味向外用力,而決不肯向內用力之人生態度,從來便是人類禍根。不過,加上科學其禍大,沒有科學其禍小。是人類不善用科學,科學豈任其咎?今後人類要免於自己毀滅,必須改變此種人生態度而後可。我在民國十年出版之《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早曾說過:“最近未來之世界文化,將為中國文化之複興。”今天到民國三十八年了,更信所見不差。

所謂中國文化複興者非他,意指以倫理本位代自我中心,原來一味向外用力是人對物的態度,而不是人對人的態度。西洋人靠此態度製勝自然,是其成功,但用此態度對人除出現了勢力均衡之民主製度外,大體上是失敗的,特別在民族間在國際間釀成大戰,可能把人類毀滅了,把文化也毀滅了,那真算得文化上之徹底失敗。

因前麵講過文化為吾人生活之所依靠,如人類不能因之而生活,反因之而毀滅,還算甚麼文化?

我們隻說西洋長處在“人對物”,在科學技術,而不說民主也是他的長處,就為民主精神中國並非沒有,即非他一家專長。同時他之所以有此勢力均衡之民主出現,是為人人各自向外用力之故。向外用力是人對物的態度。說他的長處在“人對物”,亦即包含其在民主上之一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