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來陪你玩玩兒吧!
(十四)遲來的比賽
公元前597年六月,晉國這部老掉牙的拖拉機慢騰騰的從絳都遲遲出發,吭吭哧哧的開到了黃河邊上,說句老實話,晉國人真是太菜了,楚國人在鄭國打了幾個月的仗,從春天一直打到夏天,黃花菜都涼了,晉國的軍隊才遲遲出發,還沒等到地方,鄭國人早撐不住投降了!
與此同時,楚國的軍隊也在郔地駐紮下來,擺開了幹架的姿勢:你小子終於來了,來吧,咱們兩國打了十幾年的仗,卻從未分出過勝負,今天咱們就手底下見個真章,看看誰才是天下間真正的霸主!
郔地其實就是如今的黃河延津渡口,為城濮之戰時晉軍南渡之地,楚駐軍於此,旨在封鎖黃河渡口,一則阻止晉軍南下,二則向鄭、宋、陳、衛諸國宣示兵威,以掌握戰場上的主動權。從前楚成王在城濮之戰受過的屈辱,莊王這個子孫要向晉國人全部討回來!
於是,這場決定天下命運和霸主歸屬的邲之戰,終於爆發了!在滾滾的黃河岸邊,天下間最強大的兩支軍隊擺開了陣勢,就等著一聲哨響了,在比賽開始前,讓我來介紹一下雙方主要選手:
楚左軍:主帥王子嬰齊(字子重,楚左尹)
楚右軍:主帥王子側(字子反,楚司馬),工尹齊(工尹為掌百工之官)
楚中軍:沈尹(即虞丘子)
楚王卒“左廣”:禦者彭名,車右屈蕩(楚大族屈氏大家長,巫臣的老爸,武藝高強,是個單挑的好手)
楚王卒“右廣”:禦者許偃,車右養由基(被屈蕩搶了風頭的鬱悶者)
屬國:楚附庸唐國國君唐惠侯(唐,姬姓國,在今湖北隨縣西北之唐縣鎮)
隨軍文官:令尹孫叔敖(穩重的保守派),寵臣伍參(莊王肚子裏的蛔蟲),少宰蔡鳩居(善於言辭的外交好手,少宰這個官相當於內政部副部長。)
隨軍武將:潘黨(潘尫之子,行為藝術的愛好者),樂伯、許伯、攝叔(三位智勇雙全的孤膽英雄),熊負羈(惹了不該惹的人),連尹襄老(悲劇人物),王子穀臣(莊王次子,年輕的小將,第一次參加這種大型戰役,不小心吃了大虧)
看來,楚軍對於這次戰役是誌在必得,要知道,楚國攻打中原大多數時候都是派申、息兩邑的地方軍或陳、蔡等附庸國的雜牌部隊(比如城濮之戰),楚國的中軍王卒部隊和左右廣禁衛軍是不會輕易出馬的,這是因為派地方部隊,即使輸了,也不會損害到楚軍主力的威名,可是這次楚軍這次居然派出了自己的絕對主力——最為精銳的王卒部隊,看來莊王這次真的是拚了。
晉上軍:上軍將士會(字季,食采範、隨,故又稱範武子、隨武子,範氏大家長,晉軍中唯一清醒的人),上軍佐郤克(字駒伯,原晉執政郤缺之子,諡號獻子,故又稱郤獻子,郤克天生駝背,是個身殘誌堅的熱血男兒,剛上台就當上了第四把手,有個好老爸就是好啊),上軍大夫鞏朔、韓穿(韓穿字輿,諡已無考,應為韓之戰時大將韓簡之孫,晉大族韓氏二當家)
晉下軍:下軍將趙朔(趙盾嫡子,諡號莊子,故又稱趙莊子,晉大族趙氏大家長),下軍佐欒書(城濮之戰立下大功的那位欒枝的孫子,諡號武子,故又稱欒武子,晉大族欒氏大家長),下軍大夫荀首(晉執政荀林父之弟,字季,諡號莊子,食采智邑,智亦作知,故又稱知莊子,晉大族知氏始祖)、趙同(趙盾之同母弟,食采於原,故又稱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