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鄭國大夫皇戌剛從晉國的軍營裏出來,就跑到了楚軍的營中,也勸楚國盡快與晉國交戰,他們鄭國一定會全力相挺。莊王是什麼人,他一下子就看出了鄭國人的謀略:他們這是想兩邊挑鬥,坐山觀虎鬥呢!不過晉國人的態度到底如何,莊王的心裏卻一點底都沒有,於是他派出了自己這邊最優秀的一個外交官——少宰蔡鳩居,要他借求和之名,去試探一下晉國內部的反應,以決策楚軍下一步的行動。
場景四:蔡鳩居的尷尬遭遇
蔡鳩居作為一個出色的外交官,對於外交辭令當然是十分精通的,他的話不卑不亢綿裏藏針滴水不露,他說:“寡君年輕的時候就遭到了憂患,不善於言辭。我們的兩位先君成王和穆王數十年來來往在這條道路上,就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教導和安定我們的友好鄰邦鄭國,豈敢得罪你們晉國呢?老幾位還是不要在這裏待太久了,身體要緊。”
這話說得太妙了,其潛台詞就是:我們打鄭國那是由來已久了,那就跟打兒子一樣,用不著你們晉國插手,你們還是趕快卷鋪蓋走人吧,不要多管閑事多放屁!
可惜荀林父老同誌壓根就沒聽出這層意③
瞧瞧,這話說的,太牛了!蔡鳩居雖然厲害,但也一時間猜不出晉國人的真實意圖,隻好告辭退出。如果事情就到此為止,那晉楚雙方的第一次試探性外交對話本來該是晉國占了上風,偏偏這時候倒黴孩子先縠覺得不爽了,他覺得士會說的話太軟,根本就是在討好楚國,於是他衝了出來,說道:“我們這個外交發言人是個臨時的,一點兒都不會說話!其實我國國君派我們來,就是為了把你們這些家夥趕出鄭國,並說‘不要躲避敵人’。所以,你回去告訴楚君,叫他快快早走,饒他性命!”
蔡鳩居被罵了一場,灰溜溜的走到營門,又碰上了趙同趙括倆兄弟,他們用劍指著蔡鳩居,囂張的說道:“趕快滾!你若再來,先叫你吃我一劍!”倒黴的鳩居剛走出晉營,又遇上了晉將搗蛋鬼趙旃,趙旃彎弓瞄準他,冷笑道:“你是我箭頭之肉,少不得早晚擒到!煩你傳話,叫你那個蠻子國君小心了,我會去你們那好好問候他一下的!”(放心,莊王會給你們這些倒黴孩子好好上一課的。)
場景之五:楚國三勇士
話說蔡鳩居滿臉委屈的回到本寨,把自己的受辱經過詳詳細細的跟莊王說了一遍,他本以為莊王一定會大發雷霆,出兵討還公道,沒想到莊王不但一點兒也不生氣,反而欣喜若狂的大笑起來:“哈哈哈,伍大夫,寡人還以為你說晉國將帥不和、矛盾重重、意見不一隻是你的猜測,沒想到這都是真的,太好了,晉國死定了,這次本王不打的他們麵露桃花,他們就不知道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伍參道:“大王,你後麵這句話上次已經說過了,下次換點有新意的噻!”
莊王道:“是嗎,我怎麼不記得了!哎,不管啦,我們的下一步策略,就是再派人去晉軍中求和!”
伍參道:“大王,小臣沒聽錯吧!試探的目的已經達到,既然知道晉軍必敗,我們又何必還要去可憐巴巴的跟他們求和呢?”
這時令尹孫叔敖插嘴道:“小樣!這你還不懂啊,大王這是要迷惑晉軍,以鬆懈他們的準備和鬥誌。高!實在是高啊!”
莊王大笑道:“太好了,小敖敖,你總算是開竅了啊!伍大夫,這次就勞你走一趟吧,,就說寡人不陪他們玩兒了,務必要讓他們放鬆警惕,無法測知我軍的真實意圖。”
伍參於是來到晉軍營中,放低姿態,跟晉國求和,並約定了結盟的日期,而正當晉國人得意洋洋,以為楚莊王怕了他們的時候,楚國這邊已經緊鑼密鼓的準備給晉國人點厲害看看了,莊王決定派出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幹將樂伯、禦者許伯和車右攝叔,去晉軍處單車挑戰,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同時也想借此激怒對方,製造混亂,然後誘敵出擊,聚而殲之。
單車挑戰,其實就是中國上古社會獨有的一項軍禮,又名“致師”,據《周禮》所記,西周時便已有專職致師的官員──環人。《 夏官·環人職》雲:“環人掌致師……揚軍旅。”鄭玄注謂:“致師者,致其必戰之誌,古者將戰,先使勇力之士犯敵焉……為之威武以觀敵。”關於致師禮在軍事鬥爭中的實戰應用,最早可追溯至商末。《逸周書·克殷解》雲:“陳於牧野,帝辛從,武王使尚父與伯夫致師。”這個尚父,就是那個鼎鼎大名的薑太公了,據《史記·齊太公世家》,當武王伐紂時,太公已是耄耋老者了,但他老當益壯,仍能執幹戈以犯敵師,恢宏周軍士氣,真是讓人佩服。而尚父致師,正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