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女兒問題上,我沒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和心理感受,總是從自己個人的經曆和感受出發,一次又一次地替女兒做出不恰當的選擇。
在成績不重要的思想指導下,我們在林克一、二年級時,課外給林克報了跆拳道、遊泳、唱歌、鋼琴。遊泳報的還是常訓班,天天晚上要去訓練,要不是後來醫生說林克的體質不適宜進行遊泳常訓,我們還會一直讓她堅持下去。
相比之下,對林克的學習情況我們很少過問。二年級時,林克平時測驗的試卷上經常出現B類成績,平時的作業本上也經常出現良,甚至是及格,但這些都沒有引起我們的重視。
就這樣,林克二年級時,英語成績出現不及格,成了全班倒數第一名。隨之而來的,還有自卑、不合群……
直到這時,我才猛然意識到:為了孩子在班級裏能夠得到同學的尊敬,為了孩子的快樂和自信,學習成績不容忽視。我們雖然不要求孩子每門功課都要在班裏名列前茅,但應該努力達到中等偏上的水平,並在一門功課上能夠出類拔萃。
我終於找到了女兒問題的症結所在:從兩歲上幼兒園開始在班級裏一直處於弱勢,承受著來自能力比她強大很多的同伴的壓力,致使性格變得內向、不自信;而作為媽媽的我,非但沒有幫助孩子排解壓力、舒展個性,反而強迫她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導致性格更加壓抑。
找到了問題,就等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尊重孩子的興趣和個性發展,給她自由發展的空間;提高英語成績,以此為突破口,幫助孩子獲得同學尊敬,建立自信。
林克媽媽提示:
1、過早上幼兒園容易使孩子內向、不自信,對性格發展不利;
2、給孩子報課外興趣班,必須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3、幫助孩子克服性格上的弱點,家長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適得其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