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我終於又聽到林克說:“媽媽,我被評為海澱區‘三好生’了!”
回想林克這三年來,從自卑、懼怕上學、心理問題,逐漸過度到上英語課敢於舉手發言,再到敢於參與班級和學校的活動,並最終贏得同學們的認可,我的體會是:英語功不可沒!現在仔細回憶起來,林克第一次參加學校的活動,就和英語有關。
四年級時,數學教師通知要進行一次奧數比賽,考試題是用英文出的,願意參加的同學可以舉手報名。同學們麵麵相覷,沒有一個人舉手,平時從不報名參加任何活動的林克卻破天荒地舉起了手!在她的帶動下,班裏陸續有一些奧數學得比較好的同學也舉起了手。
我問林克,為什麼敢舉手呢?林克說:其他同學不敢報名,是因為題目是用英文出的,而英文是我的強項呀,所以就舉手了。其實,用英文來出奧數題,連我也不一定看得懂,更別說林克了。
參加考試那天,其他同學看了一下試卷就馬上交卷了,因為讀不懂題。林克說,她是最後一個交卷的,雖然看不懂題目,但總覺得自己的英語不錯,一定能琢磨幾道題出來,心裏很不甘心,所以“啃”到最後一個交卷。
從一開始陪林克學英語,我的目標就非常明確:通過英語成績的快速提高,逐漸建立自信,更好地融入班級。因此,在陪學過程中,我一直非常注重孩子自信心的提高。
比如,我利用陪聽外教課的機會進行課堂內容錄音,讓林克課後反複聽錄音,等到第二次上課老師複習提問時,全班隻有林克一個人能夠回答;替外教備課,我可以事先知道外教上課要講的要點和要提的問題,讓林克課前做好準備,為她上課舉手發言創作條件;鼓勵林克用英文腦筋急轉彎考老外和英語老師,讓林克感覺到自己可以難倒這些英語高手;鼓勵林克和外國人交流,讓她體會用英語交流的自豪感;林克班同學之間愛玩什麼,在家裏我就用英語和她玩什麼,讓她可以更好地和同學進行交流……
回憶陪女兒學英語的三年時間裏,我雖然付出了很多,但收獲了更多。我收獲的,不僅僅是女兒英語成績的突飛猛進,還有媽媽和女兒之間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營造的更加密切的親子關係,最為重要的是,女兒通過英語成績的提高,變的開朗和自信,成為集體中受人歡迎的一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