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高的頭銜對新人不但沒有幫助,還會產生負麵的影響。比如在青島
那家家具商場我很早就被任命為副經理,但我在製作名片時堅決不同意把它打 上去。別人一旦把你當副經理看,就會要求你具有副經理的風度與氣質,而作
為一個新人,縱使能力具備了,社會閱曆、談吐可能都不足以支撐,這樣隻會 使別人產生暴發戶的感覺。還不如謙虛一點,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了,偶爾犯點
錯誤他們也會理解,也樂於指教,我們也就有機會從他們身上學更多的東西。
過早地擁有了一個高的位置,有時還會給自己的發展帶來負作用。我曾經 麵試過一個家電集團網絡事業部的副總經理,非常年輕,剛從吉林大學畢業兩
年,他應聘我們公司銷售部門一個區域經理的崗位。從能力上、經驗上我們都 覺得他是勝任這個崗位的,但我們擔心他做過那麼高的位置後,還能不能在這
樣一個基層管理人員的崗位上安心工作。我們針對這個問題對他進行複試。談 話中明顯能感覺得到他想在短時間內迅速返回同類位置的那種迫切心情,我們
判斷他已經很難在這樣一個基層管理崗位上踏踏實實地重新奮鬥一回了。正是 由於有了這樣一份超越了平常人的機遇,他竟然得不到原本就應屬於他這樣一
個年齡段人才的崗位,你說職位對他有什麼意義呢?對於新人,能擁有一份富 有挑戰性的工作,得到切實的曆練,比擁有一個看似顯赫的頭銜更重要。不要
覺得你的同學是經理了,是首席代表了,就覺得自己的職業發展出現了問題。 這能說明什麼呢?我們要比拚的是 30 歲後的職業生涯。如果 30 歲前,沉溺於
這些東西,沒有培養起真正的工作能力,那才是最失策的。
新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也不要害怕競爭,更不要排擠你的競爭對手。有的新 人眼光很窄,隻能看到眼前的機會,把自己的同事都看作是競爭對手,怕他們
超過自己,在他們工作碰到困難時,不但不想幫助他們,有時甚至還會對他們 的失敗幸災樂禍。我在青島一家公司工作的時候就碰到了這樣的情況,我進入
部門前原本有一名負責人力資源管理的同事,我剛進公司時也幫了我好多的忙, 但等我嶄露頭角後,他依舊沒有得到他認為理所當然的提升,他開始把我視為
競爭對手,對我處處防範。如果我工作捅了簍子,他不但不再象過去那樣幫我 “補台”,甚至連提醒都不會提醒我了,等著看我出醜,我們之間的關係漸漸地
變得生疏起來。那段職業生涯真的很艱苦,等我挺過去後,我一直想修補與他 的關係,但我們的關係很難恢複到我剛進企業時那樣了,心靈的隔閡一旦形成, 消弭是很難的。
我在企業裏麵給新人搞培訓的時候,常常告誡他們要把眼光放到整個人才
市場看問題,隻要在企業裏麵鍛煉出了能力,企業自然會給你機會,如果企業 不能給你機會,你的能力也可以到其他的企業去兌現。長遠來說,社會還是公
平的,分配的標準還是能力本身。所以,在職場上我們是與現在的和在終我們 這一代還要加入進來的所有的職業人賽跑,角角落落裏都是我們的競爭對手,
要想保持自己持久的競爭力,唯一的途徑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想方設法給跑 在身邊的人設絆子是沒有多少意義的。相反,如果身邊同事的能力特別強還能
造就一個激烈的競爭氛圍,從而能從工作中學到更多的東西,進一步完善我們 自己,這就是鯰魚效應的基本內涵。由於鯰魚的存在,與它共處的小魚麵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