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點兵”;壺宜放低灑茶,以避免茶香飄散、泡沫叢生,稱“低灑”。
(六) 品茶
“灑茶即畢,乘熱人各一杯飲之。杯緣接唇,杯麵迎鼻,香味齊到,一啜而盡,三嗅杯底。味雲腴,食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淩霄漢,思想馳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昧”。 以“品”為主的井然有序的飲茶方式,形成邏輯程序的體係,這就叫做“潮州工夫茶方法”。它顯示高雅,表達禮儀,寄托情誼,反映素質,表現自我。而美正是在工夫茶衝飲程式之細膩周密、有條不紊、從容不迫、氣氛和諧等現象中產生的,也是主客的審美需要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情感。其全過程,頗能體現“和為貴”之高尚情操,並反映出本地區某種曆史傳統,文化水平與時代背景,起到提高人們生理、心理素質的良好作用。這就是潮州工夫茶的程式美及其美學價值所在。 (七)茶事的動態發展
《易》雲:“終日乾乾,與時偕行”。隨著時代的向前發展,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未能與之同步行進的工夫茶泡法,陸續被加工改造,並不斷出現所謂的對應整合。
至七十年代後期,紅泥火爐、火炭與羽扇,已漸次被煤油爐、酒精燈、煤油燈爐(一種照明與煮開水兼用的燈)所代替;八十年代,上述代替品複為電爐所代替;九十年代家家戶戶幾乎都用電熱壺,因其能集生火、煮水作用於一身,實在不失為省“工夫”的好辦法;至此,砂銚也被勸“退役”。這時若再遇上仍堅持用紅泥火爐、砂銚衝工夫茶者,不是被當成沒改造好的“前朝遺老”,就是被視為可與秦皇兵馬俑爭價的出土活“文物”。
蓋甌初用,實含權宜之意,並未看成常規。當今則是蓋甌大行其道,衝罐倒成了稀有物種。究其原因,也不複雜,蓋甌傾去茶渣頗容易,同樣可省下許多“工夫”。
茶洗雖仍應用,但其規製也有所改進:分上、下兩層。上層為茶盤,形狀不一,款式多變,盤中央開數孔,水從孔中流出,極為方便;下層造型與盤對應,如圓盤則配以圓柱體,容量頗大。上下連體,可合可拆,各司其職,配合密契,兼備了原茶盤和茶洗的綜合效用。因此一正二副的茶洗及茶盤,現已極少使用。特別要說明的是,分上、下兩層的茶洗,明代已有生產;但那是用於洗茶,其功能遠不及今之茶洗齊備。
茶擔現已不多見;即有,也隻供擺設,極少有人使用它。
煮水器
□ 子衿
近來買了許多茶具和陶瓷圖譜來看,以碗、杯及茶壺為多。除卻湯瓶,幾乎不見煮水器具。即使是湯瓶,宋以後,功能逐漸單純為注水。翻出茶書數十種,提到燒水用具的,少而又簡。很是疑惑。
茶書上最早提到煮水器的,應是陸羽《茶經》,稱為[钅複],就是敞口的釜。陸羽時代的這種釜,多用回爐再次冶煉過的熟鐵鑄造,比較少鐵腥氣,對水味影響應該少一些。至於模樣,陸羽的描述是,底部弧形,大開口。內|壁光滑以利洗滌,外壁粗糙以利吸收火焰。設計上要注意,水燒開時的沸騰中心一定要在[钅複]的正中心。隻因當時流行煎茶,水沸時要把茶末投入[钅複]中。若沸騰中心居中,茶末易隨沸水揚起,“則其味醇也”。至於[钅複]的材料,除去熟鐵,亦有銀、瓷和石。陸羽認為銀者最好,然而到底過於奢華,普通人用不起。瓷和石亦雅,然而“性非堅實,難可持久”。我猜想是受當時陶瓷製造技術限製的緣故。[钅複]的實物,後來出土過一些。其中有銅做的,並帶提梁,成品年代早於陸羽《茶經》成書,不知為何書中沒有提到銅質地的[钅複],想來也是極不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