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2 / 3)

[钅複],後來其實是幾乎被擯棄了。唐末至宋,點茶逐漸取代煎茶。不再將茶直接投入沸水中,而是先放茶末於碗內,再注入沸水調製茶湯。[钅複]這樣沉重而不適合注水的器具,被湯瓶所取代。

書裏的記載,湯瓶有許多名字,如執壺、茶吹、茶吊子。我總是疑心這些名字或許並非指相同的東西,應該是隨年代和地區不同而變化的煮水器,功能相同但形狀或許有差異。有待考證。

許多茶書對湯瓶有相似的描述。質地和形狀,都是要講究的。因為湯瓶不僅要煮水,還要用來注湯,形狀就顯得至關重要。大致上,容積要小,瓶嘴要呈拋物線形,出水口要圓而小,以使出水有力、落水準。

至於湯瓶的質地,更加廣泛。金銀銅鐵鉛錫,陶瓷石。宋人以金銀為貴,惡銅鐵,謂其有“生銼氣”。其次是瓷瓶為好。宋代是瓷器史上的高峰,名窯輩出。瓷瓶大多模仿金銀瓶造形,因仿金屬器的緣故,看上去感覺比較挺直精神。出土的煮水湯瓶,以長沙窯、越窯青瓷、定窯白瓷為多。至於南宋以後的龍泉窯青瓷瓶,過於高瘦纖秀,不似煮水,大概隻盛沸水而已。最愛的是中唐以後的邢窯白瓷瓶,無裝飾,潔白細膩,當真有“似雪”的感覺。隻是這種瓶子,不知古人如何舍得擱置火上灼燒。石頭做的湯瓶,應宜水,隻是沸騰得慢,水容易煮老,又比較沉重,所以無法普及。

元代以後,由於飲茶法由點茶逐漸被簡單的散茶衝泡法所取代,對煮水器的要求更嚴,成為茶書中需重點討論的器具。名稱也逐漸改變,開始依然稱湯瓶,明以後書裏的正式稱謂逐漸為茶銚、湯銚。對質地的要求,“以不受他氣者為良”,變化尤其明顯。

明初,依然延續宋人的概念,金銀為優,瓷石次之,銅鐵鉛錫皆不取,瓦瓶也被認為“惡氣纏口不去”。從張錄《茶錄》開始,錫逐漸取代陶瓷的地位,銅鐵卻始終不得翻身。到了許次紓的《茶疏》,首銀次錫。提出“錫備柔剛,味不鹹澀,作銚最良”。這種銚,需令水快速沸騰,否則水老了還有忌諱的熟湯氣。錫銚被推崇,應是錫之提煉技術精益的結果。前朝錫茶具被認為有惡氣,多半是質地不純,雜以其它金屬成份,奪香敗味。當時比較有名的,叫汴梁擺錫銚,其次蘇州產的也是好的。

再往後,明中期,紫砂茶具開始暫露頭角,《茶疏》裏提到時大彬紫砂壺,無土氣,為時人寶愛。隻是此時紫砂製造工藝不成熟,未成氣候,仍以錫為貴。時大彬之後,紫砂名師輩出,工藝逐漸穩定完善,成為與瓷器分庭抗禮的重要茶具種類。明末以後,茶書中幾乎眾口一辭,“砂銚煮水為上”,概因紫砂煮水無熟湯氣。錫銚僅次之。但錫是比較貴的金屬,紫砂普及後,價格便宜又實用,因此清代人煮水,用得最多的應是瓦銚或砂銚。至於瓷銚,因經不住火,易裂,逐漸不被使用。!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到了現代,茶的品飲處於低穀。普通家庭煮水,無非是鐵鍋,鋁鍋,後來有了不鏽鋼。八十年代末,飲茶重新得到提倡,專門的煮水器也陸續出現。市麵上可以看到的,無非幾種:以陶質提梁壺配陶質酒精爐,不鏽鋼壺配電爐(電熱絲應不在壺內),玻璃壺配酒精爐或電磁爐。錫壺幾乎絕跡了。日本茶界卻喜用生鐵茶壺燒水,好的鐵壺,價格奇貴。日本飲茶法延用我國宋代點茶法,茶具基本保持宋時的式樣,不過稍加變化而已,宋人惡鐵的習慣應該同時傳到日本。看來或許日本生鐵有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