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3 / 3)

台灣有人對各種材質煮水做過“科學試驗”,排名仿佛依次是金、陶、瓷、玻璃、不鏽鋼、錫、鐵。我常用的是紫砂東坡提梁壺,紫砂小爐內點酒精,比較古雅。酒精內不能含水以外雜質,否則燃燒不良,氣味重,不堪忍受。最好的搭配,應是紫砂壺和燒橄欖核的紅泥小火爐。在廣東潮州,應該仍可找到這種爐子和橄欖核,隻是需要費些心思。

紫砂器中國茶文化的影響與貢獻

□ 中國南昌鐵路局工程師 周誌剛

茶,味苦寒,性平和,益身心。在我國,由於深厚的傳統文化影響,茶風始起,就被注入強烈的文化意蘊。繼而,亦在茶的種植、采摘、加工、衝泡、品飲的過程中,凝聚起道德和美學意識,並予以程式化,形成一種具有獨特的民俗禮儀特征的象征藝術。作為茶飲形式的載體--茶器具,也理所當然地在茶文化的發展中,派生成對茶文化係統本身發展和演變具有一定影響與推動作用的次生文化。茶器具,就不會有茶飲的文化品位;沒有茶器具的發展,就不會有茶文化的豐富提高。作為中國茶器具的紫砂器,更在茶文化的發展中,受到人們的珍視與關注,引導著茶飲形式在民族文化的藝術殿堂中蓬勃發展,折射了華夏文化的光輝。本文就此以對紫砂器在茶文化發展中的影響和推動,作一相互關係演變的概括性探討。

茶器具——茶文化的派生物

“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農本草》)。茶,就是古代的茶,這也是中國茶飲起源的最早傳說,故唐代茶聖陸羽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的說法(《茶經》)。但在中國茶史上,對茶器具的最早記載卻要晚至西漢宣帝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僮約》所述:“烹茶盡具”、“[食甫]已蓋藏”。在這裏,已經有飲茶後將蔡具洗滌潔淨,妥為收藏好的意思。不過,這時的茶具形態,我們無法從簡潔的文字中再作進一步的了解。但至晉代,我們卻可以從杜育《[艸舛]賦》中“器澤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推斷出當時的飲茶方式和茶具特征。據熊寥先生考證,“器澤陶簡,出自東隅。”意為飲茶時挑選浙江溫州東甌窯產的縹瓷茶具;“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指是是用類型似無柄葫蘆瓢式的茶盞,取法先祖周部族(公劉)飲酒的方式飲茶。(《中國陶瓷與中國文化》)這裏的“器”與“匏”雖然指是都是飲茶用具,但我們仍很難將它們從日常生活的飲食用具中作為茶器具單獨分離出來,因為茶器具的產生是和一定的經濟生產力相聯係的,當時的社會經濟還沒有達到茶器具形成單獨需求的地位。同時,茶文化意識的發展,也沒有要求茶器具單獨存在。

對茶器具的完整描述和記載,直到中唐時期陸羽在其撰寫的《茶經》中才算第一次完成。在《茶經》中,陸羽專辟“二之具”、“四之器”二章,前者茶具指的是采製茶工具,後者茶器才是指飲茶的用具,這裏對“具”與“器”的稱呼和我們今天的習慣用語相反,“器”指的才是我們今天飲茶的茶具。陸羽記錄的茶具有廿十八件,大體可以歸為六類:火具、煮具、雜具、水具、貯具,材質涉及陶、冶、竹、木、石、紙、漆等製品。陸羽對茶具的記載,不但是曆史上的第一次總結,而且是劃時代的對茶器具在茶文化地地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