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帶,當為“烏蒂”,茶芽的蒂頭。
【原文】
蒸壓:茶之美惡、尤係於蒸芽壓黃之得失。蒸太生則芽滑,故色清而味烈;過熟則芽爛,故茶色赤而不膠①。壓久則氣竭昧漓②,不及則色暗昧澀。蒸芽欲及熟而香,壓黃欲膏盡急止。如此,則製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
【注釋】
①茶色赤而不膠:膠,牢固。《詩經·隰桑〉:“既具君子,德音孔膠”。
②氣竭味漓,漓,薄。〈司馬光賦〉:“棄漓而歸厚”。
【原文】
製造:滌芽惟潔,濯器惟淨①,蒸壓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飲而有少砂者,滌濯之下精也;文理燥赤者,焙火之過熟也。夫造茶,先度日晷之短長②,均工力之眾寡,會采擇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過宿,則害色味。
【注釋】
①濯器惟淨:濯,讀音zhuo2,洗滌。〈孟子·離婁上〉:“清所濯纓。濁斯濯足矣”。
②日晷:晷,讀音gui3,日影,引申為時光。
【原文】
鑒辯:茶之範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麵也。膏稀者,其膚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歙以實;即日成者,其色則青紫;越宿製造者,其色則慘黑。有肥凝如赤蠟者。末雖白,受湯則黃;有縝密如蒼玉者,末雖灰,受湯愈白。有光華外暴而中暗者,有明白內備而表質者,其首麵之異同,難以慨論,要之,色瑩徹而不駁,質繽繹而不浮,舉之凝結,碾之則鏗然,可驗其為精品也。有得於言意之表者,可以心解,又有貪利之民,購求外焙已采之芽,假以製造,碎已成之餅,易以範模。雖名氏采製似之,其膚理色澤,何所逃於鑒賞哉。
【原文】
白茶①:白茶自力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而已②。芽英不多,尤難蒸培,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裏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注釋】
①白茶:宋代福建北苑貢茶品種之一,因品質優質、產量少而難得,一直在北苑貢茶中名列第一。
②所造止二、三胯:胯,當作“[金誇]”。[金誇]為壓製餅茶的模具。《宣和北苑貢茶錄》載有“貢新[金誇]”、”試新[金誇]”等餅茶模具數十種。這裏引申為度量單位。二、三[金誇]即二、三個用鑄壓成的餅茶。
【原文】
羅碾:碾以銀為上,熟鐵次之,生鐵者非掏揀捶磨所成,間有黑屑藏幹隙穴,害茶之色尤甚,凡碾為製,槽欲深而峻,輪欲銳而薄。槽深而峻,則底有準而茶常聚①:輪銳而薄,則運邊中而槽不戛②。羅欲細而麵緊,則絹不泥而常透。碾必力而速,不欲久,恐鐵之害色。羅必輕而平,不厭數,庶已細青不耗。惟再羅則入湯輕泛,粥麵光凝③,盡茶之色。
【注釋】
①底有準而茶常聚:準,平直。《說文〉:“準,平也”。此處指碾槽底是平直的,槽身峻深,槽底平直,茶葉容易聚集在槽底,碾出的茶未大小均勻。
②運邊中而槽不戛:戛,讀音jia2,敲擊。
③粥麵光凝,古人煎茶時稱湯光茶多,茶葉浮在表麵,如熬出的粥麵一樣泛出光澤,叫“粥麵聚”。
【原文】
盞: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①,取其燠發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宜立而易於取乳②,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然須度茶之多少。用盞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盞惟熱則茶發立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