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一起入開水鍋中略焯,去除血汙,然後入鍋,加水2000毫升,燜燒3小時左右,至湯呈乳白色時,撈出雞鴨(雞鴨不宜煮得過爛,另作別用),取湯待用。
2將生雞脯肉、豬脊肉分別切成薄至透明的片放在盤中。烏魚(或魷魚)肉切成薄片,用沸水稍煮後取出裝盤。豆腐皮用冷水浸軟切成絲,在沸水中燙2分鍾後,漂在冷水中待用。韭菜洗淨,用沸水燙熟,蔥頭、芫荽用水洗淨,切成05厘米長的小段,分別盛在小盤中。
3米線用沸水燙兩三分鍾成形,最後用冷水漂洗米線。每碗用150克。
4食用時,用高深的大碗,放入20克雞鴨肉,並將鍋中滾湯舀入碗內,加鹽、味精、胡椒粉、芝麻油、豬油或雞鴨油、芝麻辣椒油,使碗內保持較高的溫度。湯菜上桌後,先將雞肉、豬肉、魚片生片依次放入碗內,用筷子輕輕攪動即可燙熟,再將韭菜放入湯中,加蔥花、芫荽,接著把米線陸續放入湯中,也可邊燙邊吃。
西西的碎碎念:當愛情躺在陽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時就像你手中剝落的一顆洋蔥頭,一瓣一瓣都會讓你淚水充盈,放下,走出去,陽光正美。
第20節:老屋裏的土豆香(1)
第十折老屋裏的土豆香
——時光悄悄溜走的時候老屋被遺忘了,愛情輾轉回頭的時候,老屋還在。老屋已經很老了,可是我們發現愛情與屋的大小、家具的陳設,與飯菜的鮮美,與水質的好壞並沒有直接關係,是我們的心動了。
那時候是不懂愛情的,老屋裏的水缸一起打破過,炕板一起跳塌過,那時候的老屋就是聚寶盆,給座城池也不換的,一起在火爐的餘灰裏燒土豆,一起在滾燙的火牆上烤饅頭,一起挨打……一起這,一起那,太多個一起,因了青梅竹馬。也因了赤貧,他們在那些時日真是把土豆吃出了花,土豆切條,用油炸,撒上鹽,就是薯條;土豆洗幹淨,用水煮,蘸著糖就是點心;土豆蒸熟加鹽、胡椒,拌成土豆泥,就是果醬。還有,土豆絲加麵粉、調料可以炸丸子;土豆泥加麵粉、蔥花、作料可以烙餅!黃燦燦,脆生生,吃上一口……那個香啊!
後來,就有些愛情的味道了,滿眼滿世界都是他的影子。他送來的君子蘭連葉片都散發著陣陣清香,他搖過的蒲扇一夏都徐徐送著清風,他添了煤的爐火熊熊燒了一整個冬,缸裏他添過的水湧不盡的清冽甘甜……他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三月裏的風,冬日裏的暖陽,那時候就是離了老屋和他奔赴天涯,同行海角,風餐露宿也是願意的,那時候有了期許,關於愛情的生死相許,天長地久。
那時候的甜蜜連老屋的牆壁都塗上了樒汁。
再後來,離了老屋,住進了居民樓,他不需要給水缸加水了,擰開水龍頭自來水嘩嘩流出來充滿了漂白劑的味道,再也沒了老屋水缸裏的甘甜,他便很少喝水了;也不需要給火爐添煤了,我開始每月從保衛處的小屋裏扛一罐煤氣上來,沒有火爐也就沒有餘灰燒土豆了,我用煤氣灶把土豆絲燒得清脆爽滑正是火候,可他漸漸不怎麼回家吃飯了;沒有了火牆,不能烤饅頭了,我用烤麵包機一塊一塊烤著饅頭片,一個人在家打發時間,一個人吃,饅頭片沒有了老屋裏烤饅頭的酥脆醇香。
沒有了老屋的火爐,沒有了圍坐在火爐邊烤火的談笑風生,沒有了指尖觸碰時的電光火花,雖然暖氣很足,可屋裏卻冷清,家具精致,一塵不染,床也精致,再不用擔心會跳塌炕板,會一起挨打,可是很少再在床上嬉鬧玩笑了。
時光匆匆,離開老屋的日子很久了,也離開了居民樓。水龍頭裏的水隻用來洗衣服了,喝的吃的都是桶裝的純淨水,可是廚房已經很久沒有進去過了,冰箱裏堆滿了方便食品,也已經很久沒人動過了,牆壁更加鮮亮,空氣卻更加冷清,那床越發。精致越發。鬆軟越發。沒有了熱度,一個人的時候是歎息,兩個人的時候是兩聲歎息,對於生活,離了老屋之後就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