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平安度過已屬不易,又何必要求那麼多呢?隻要是健康著,相愛的親人每天都快樂的生活著,那就是很幸福的了。把那期待幸福的眼光轉到自己擁有的事物上,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比其他什麼都更重要!幸福是住在你對麵的“鄰居”最近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說幸福像花兒一樣。的確如此,幸福需要我們懂得欣賞,知道去體察。一位教師,教的是一群患有先天性殘疾的孩子。當她講到“幸福”這個詞的時候便頓住了,因為那些飽受不幸的孩子,根本就沒有關於幸福的體驗。後來,她將孩子們分成麵對麵的兩組,一組是失明的孩子,一組是聾啞的孩子,失明的孩子說,最幸福的事是見到陽光,聾啞的孩子打手語“說”,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夠聽到聲音。在她的傳遞下,兩組孩子互換了答案。孩子們終於知道,其實幸福並不遙遠,就在自己的身邊。
第178節:謬誤41幸福總是在別處
屠格涅夫說:“幸福不管明天,也不問昨天,幸福記不得過去,也不去想未來;幸福隻存在於現在——甚至不是今天,而是眼前的一瞬間……大凡幸福的人,總是開心於自己已經擁有的,已經滿足的;因為他懂得享受當下,把握眼前的快樂!我們不過芸芸眾生一平凡人,我們的生命不過時間長河裏短短的一瞬。但我們可以及早醒悟,把短短一生活得有質量、有密度。幸福有無數種詮釋。對於陷入牢獄的囚犯,窗外自由的天空就是他的渴望,對於住院的病人,院外健康的生活是他的期盼,對於流浪在外的遊子,家的舒適和溫馨才是他真正向往的幸福……人最幸福的是生活在當下,活在最豐腴飽滿的時刻,活在生機勃勃的時刻,活在最能品嚐生命滋味的時刻。甚至饑餓時的一口飯,口渴時的一口水,寒冷時的一件衣,困倦時的一夜睡眠,這都是至真至美的幸福,甚至人所經過的種種磨難,嚐受的各種挫折,曆盡的無數滄桑,也都是幸福要素的構成,而遙遠則是拔秧瓜所伸長的枝蔓。留意身邊的一切幸福,我們才能品嚐到最豐盈、最汁鮮味美的果實。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很多平常而微不足道的幸福,但好多人在擁有時卻渾然不覺——就像指縫間漏下的那縷陽光,一點點被錯失忽略和遺忘,而對生活的埋怨卻常常滯留在心裏,其實,隻要你稍稍一舉足,邁出心中的那道門檻,你便會發現,幸福一直就是住在你對麵的鄰居。身在福中要知福有句俗話是這麼說的:“這山望著那山高、身在福中不知福。”這句話是我們許多不懂幸福的朋友所要細細體味的。有兩個金魚缸。左邊一個養了8條紅金魚,右邊一個養了1條黑金魚。紅金魚們望著黑金魚發呆,心裏一直在想:黑金魚住的地方多麼寬敞。黑金魚望著紅金魚也發呆,心裏也在不停地琢磨:紅金魚們住的地方多麼熱鬧。於是紅金魚們紛紛往黑金魚的缸裏跳,黑金魚也急切地往紅金魚的缸裏跳。結果,左邊缸裏變成了一條黑金魚,右邊缸裏變成了8條紅金魚。兩邊缸裏的金魚仍然望著對方,目瞪口呆,繼續在羨慕著對方……
第179節:謬誤41幸福總是在別處
熟悉的“此處”沒有風景。但當我們興衝衝地到達“別處”時,又會懊惱地發現它已變成了“此處”,也許最理想的生活所在隻能神往,而無法擁有。我們一些人的生活就像金魚那樣,從一個金魚缸裏跳到另一個金魚缸裏,結果什麼也沒改變。其實所有的理想和幸福並不在別處,它一直就在這裏,就在自已的內心深處。遠方帶給他的隻有迷惘、掙紮、找不到方向的絕望和無助,隻有回到自已內心的平靜,安於內心,才能找回自已所要的內心,才能在時光裏悠閑地漫步。有些人從不認真體會自己身處的幸福,經常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卻不知道父母還健在的慶幸。嘮叨孩子調皮、不爭氣,卻不知道為自己有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而高興。總覺得自己的愛人沒別人的好,卻很少去想,有這麼一個人願意把她的一生交給自己,自己是一種怎樣的幸福。既然如此,我們與其徒勞無益地神往“別處”,倒不如實實在在地經營“此處”。人也不可能一下子跳轉到未來去。珍惜現在,好好地品味生活的滋味,這是給幸福最好的答案。解套心法如果總是夢想著天邊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園,而不去欣賞今天就開在自家窗口的玫瑰。那麼,你是感受不到幸福的。幸福是什麼,幸福並不是你拚命追求的東西,也不是你想盡辦法刻意想要挽留的東西,幸福並不是在前方,而是在左右,幸福就在每一個人的身旁,就像空氣一樣存在,它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和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