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這些手工製作的東西。
到了後世,會越來越稀少。
“你爺爺本來來定製了竹床,竹椅一些日用品,而且是兩套,我擔心做出來你們用不了。大冬天買這個的確挺為難你們的,所以,真的不用給這麼多。”老大哥還在推讓。
“都摘出來了,如果吃不完就凍壞了,然後就隻能扔掉了。”張逸一句話讓這對父子徹底愣住了。
這麼好的菜就要丟掉?
“我要我要,這丟掉實在太可惜了。”老大爺看著兩筐菜,搓著手,總覺得讓田家破費了。
“爸,既然是人家的好意,咱們就收了吧?下次咱們做東西的時候,多盡點心。”年輕後生徑直挑起簍子,勸慰道。
“唉~好吧。”這對父子真有意思。
“那我們就先回去了,過兩天就給你們把筐子送過來,家裏還有些東西也沒拿過來,擔心你們不收呢。”老大哥笑得很開心,因為這個冬天終於可以熬過去了。
“行,反正這東西暫時也不用,秋收的時候裝糧食的。”田老爺子揮揮手,安慰道。
送走這對父子,喜兒才小聲說,“我在筐子裏放了十個雞蛋。”
“你這個丫頭,這對父子人很好,估計心裏總惦記著欠了我們人情。”老爺子也歎了口氣,這年頭誰都不好過。
曾經的自己不也是差點兒走投無路嗎?
生活的酸甜苦辣,真的隻有自己心裏明白,希望他也能熬過這一劫,未來會越來越好的。
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能幫點兒就幫點兒吧。
活著欠人情總比昂著腦袋餓死了好。
“咱們家本來也沒啥東西,剛好他們有手藝,就幹脆把家裏都置辦一套唄。我估摸著他們對糧食的需求比對錢大。”喜兒依舊翻弄著這堆竹製品,愛不釋手。
“嗯,我看他的手藝是真不錯,家裏如今除了桌子就是幾條板凳。如果你喜歡,就買一套竹製品唄,主要是看他能不能做得出?”老爺子也覺得孫女兒的想法不錯。
“嗯,張逸,你們家要嗎?”喜兒扭頭問張逸。
“要,我們家也沒什麼啊。”張逸回答的斬釘截鐵,覺得隻要是喜兒喜歡的,下意識都想弄回家。
“爺爺,再給你做個躺椅,春天就可以躺在院子裏曬太陽看書。”喜兒一想起那個畫麵,就覺得很好玩。
“是不是還要再拿隻煙鬥啊?”田老爺子自己首先憋不住笑了。
哈哈哈,喜兒想起那悠哉悠哉的老爺子模樣,不過應該放在四合院,而不是農村的前院兒。
因為農村的老爺爺們都勤快的很呐!
誰會有這個功夫曬太陽?
還不如種兩顆菜來得實在,叼煙鬥看書都是老爺幹的事情。
“我去收拾豬圈去了,你們慢慢收拾,這都是兩套,張逸拎一套回去。”說完,急吼吼地走了。
剛才正在幫小豬們換草,這是在天熱的時候就曬好的茅草。
冬天太冷,不可能讓豬烤火,就隻能給他們放一些幹草,這樣晚上睡覺的時候才不至於凍壞。
養豬的確是個精細活兒,喜兒一向都隻是技術指導。
實際操作,都是張青,田玉良夫婦,加上老爺子四個人。
偶爾張逸和田誠也會被拉去勞動一番,忙碌起來,廚房再次被交到喜兒的手裏。
顧莉雅被她老爹一封信召回去了,好像是參加什麼實訓,今年過年也不回來。
顧莉雅走了,李海鵬也沒心思留在這兒,也跟著回上海。
董亮堅持了幾天,也走了。
所以,今年的春節就是張田兩家,不過依舊準備的熱熱鬧鬧。
豆腐上的黴菌終於長好了,喜兒今年準備精細點準備,而且還要多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