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也就是第六意識現量最重要的一個初步現象。所以三際托空,是意識現量的明了意識清明的這一念,沒有雜念,也沒有妄想。比如當我們早晨睡醒,眼睛還沒有張開時,心裏頭也沒有思想,既沒有生氣,也沒有高興,剛剛睡醒的那一刹那,那個就是意識的現量。一下子,我醒了,現在幾點?要上班了等等,意識分別就起來了,這分別意識叫作比量。凡是妄想、思考、分別都是比量。非量則是幻想境界,精神狀態境界。
另外還有一個聖教量,就是大家學佛修道,在腦子裏想的。比如怎麼樣達到三昧啊!怎麼開悟、明心見性啊!般若啊!這些觀念都是聖教量。是聖人教化下來的,你接受了,就有這個思想。所以你懂得佛學,理論講得再好,也不過是聖教量。這個理是佛的理,不是你的,你不是佛。
現觀呢?禪宗的一句話:前念不生,後念不起,當念即空,這是“現觀”。現觀般若,現觀清淨,但這現觀隻是觀空的一麵,真空所起的妙有,又另當別論。真空妙有的道理,在現觀莊嚴論的修法中,都包括進去了,不過它非常注重四加行。
南懷瑾全集
上一頁 目錄頁 下一頁
俠客中國 南懷瑾全集 張載製書
上一頁 目錄頁 下一頁
第二十三講
內容提要
幻相和眼通
四加行位
聲聞乘的四加行
獨覺乘的四加行
八萬四千對治
習氣次第斷過
大般若大火炬
大乘的三有和涅槃
把握行蘊
有同學問關於吃肉的事。
每逢有虔誠的信仰,又真誠懇切地用功時,稍稍一上路,自然就有這個現象,就是一吃到肉馬上受不了;或一聞到肉味,一看到肉也會受不了。照佛教的道理,這是善根發起,功德的成就。久而久之,如果修持一鬆懈下來,就又想吃肉了,這是心不堅、不用功的關係。
宜蘭山上有一首神仙題的詩:
三十三天天重天 白雲裏麵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 隻怕凡人心不堅
修仙修道能否成功,隻看用心堅固不堅固,這是基本問題。
又有人問,眼睛一閉,前麵有許多幻境,久久不能超越這個境界,如何解決?
當氣脈通過後腦玉枕關時,有些人因為營養不良,就會發生種種問題。有人眼睛發紅,有人產生類似白內障的情形,隻要有信心,一通過了就好了,而且眼睛比以前還要好。氣脈到了玉枕關,將通未通之際,就發生很多現象,隻看到幻境還算是普通的,有些人連牆壁都看透了,發起天眼通。在這種情形之下,神通跟神經是兩兄弟,當各種幻境都來時,不是去不掉,而是我們在玩弄它,連自己也不知道。如有很想去掉它的這個心,不是被它轉了嗎?執著了嘛!隻要一切不理,慢慢連腦袋都忘掉,就好了。然後又轉入另一個新境界,不會再看到幻相,而是看到身體內外一片亮光。久而久之,自己心髒血液流動的情形,也都看得很清楚,不用去照X光了。可是不要把它當成眼通,當眼通就著魔,不當眼通就差不多要通了。所以不要想辦法去除掉它,如果道理不清楚,還要執著這個境界,幻境就會越來越多。主要原因是眼睛機能衰退或疲勞,這是吃點補眼的藥物會有好處的。
現在繼續上次所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