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們學密宗、學淨土,不管學什麼都一樣,大家打起坐來,搞了半天都在那裏玩弄感覺。每個人問老師的問題,都是這裏痛,那裏痛的,一百個人有五十雙,都是問這些無聊的問題,問得連當老師的都不想活了,一天到晚跟一群瘋子在一起,不瘋也半死了。實際上,我們佛經都沒有搞清楚,都在玩弄感覺。你把心經多念一念——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你覺得腿麻,感覺來了,你怎麼空不掉呢?你既然空不掉,你還空個什麼啊?有本事你把這“受”空了。
所以要注意,你們轉這個,轉那個,老實講,你那個第六意識妄念,已經困在那裏轉圈子了。你想一個人轉河車、轉氣脈、三脈七輪等,越轉得好,那個輪回越嚴重。
不要說輪回,你打坐坐在那裏,你的思想、感情統統困在那裏轉,什麼事也不去做,看看外麵的人多忙碌,你卻一天到晚在那裏打坐偷閑,玩弄精神轉河車,所以,百無一用是修道者。
受即是空,為什麼不在這個地方求解脫呢?學佛為求解脫,結果我們就是解脫不了,都在感受的境界上搞。
第三個,“想”蘊。這個想更好辦了,每人都說:我打坐什麼都好,就是妄想不斷。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既是空的,何必去空它!它本來空,不是我們去空它的。換句話說,是它來空我們的。這個“它”是什麼?本心,自他不二之他。是它來空你的,我們的妄念根本不能存在嘛!每個念頭,每個思想都這麼過去了,所以,想即是空,空即是想,但是我們做不到想即是空,做到了就得定,得果位了。
至於想不異空,空不異想,那真是真功夫,能夠做到這樣,就是李長者講的“自他不二”。
第四個,“行”陰,這更嚴重了。這個行就是生命的運動,就是生命本有的運動功能。懂得了行陰,才懂得什麼叫明心,什麼叫妄念,當然,見性還談不上。
所以我們打坐坐得好,也沒有妄想,怎麼它又來了呢?——行陰來的。它不聽你的,如果行陰不能空,你想空妄念,休想!
行陰空了以後,上麵的色、受、想才有辦法空。注意!自己去參參行陰,這是很重要的。至於行陰怎麼空,且聽下回分解。
·思·兔·在·線·閱·讀·
南懷瑾全集
上一頁 目錄頁 下一頁
俠客中國 南懷瑾全集 張載製書
上一頁 目錄頁 下一頁
第二十六講
內容提要
困在感覺境界
變成習慣的思
再說行陰
心不相應行法
說識陰
融通妄想與顛倒妄想
心行五陰解說
打坐的前三秒
這次講如何證得果位,這個果位包括小乘與大乘。
見地最重要,所謂真正的見地,並不是普通所講的見地,而是見到了“道諦”,也稱“真諦”。真見到了道諦的話,後麵的修證、行願就會成功。這是禪宗所提倡的頓悟,不是學術,更不是普通的見解。
我們因為沒有辦法見道,才產生許多修證,就是漸修的方法。比如釋迦牟尼佛十二年的修行,最後睹明星而悟道,這個也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