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企業仍未能占到優勢。論產品發展,國內企業不一定比國外的品牌優勝,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年,對中國市場理應更熟悉的國內企業,為何還未能取得優勢?對人民口味的偏好、生活模式,以至國內營商環境,國內企業絕對比國外品牌更了解,難道有些甚麼訣竅是國內企業所不知的
這訣竅會是甚麼呢?會是對國內市場的認識嗎?當然不是,以上已經提及過,國外公司豈會更了解國內市場。那麼會是製作技術嗎?剛於國內市場開始發展時,或許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是市場發展迅速,並且越來越受重視,以現今科技,經過十多年仍然會被技術而擊倒嗎恐怕亦不會。是因為消費者崇洋心態嗎?國內企業能成功的不多,但卻不是沒有。而且,不是所有國外品牌也是成功。“打著外國品牌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恐怕說不過去。那麼是種類或口味的多少嗎不斷推出新產品、新口味便能成功?雖然外資及合資企業占了很高的市場占有率,但是產品數量絕對不比國內企業數量多。所以要比品牌數量及產品類別的數量,國內企業會輸嗎?這訣竅恐怕是對行業本身的認識吧。盡管同一行業於不同的地方可能會有差別,但是要是明白了行業本質,應該很容易便能作出相應的調整。經過當地激烈競爭而進軍的國際外資公司,必定要清楚相關行業的成功之道,即行業本質。
糖果的始源是食糖。在隻作為消閑食品的糖果的發展前,孩童都會以食糖作為消閑食品。食糖這傳統食品在糖果發展裏並沒有生存下來。現在的食糖隻是以調味品的身份存在。糖果為甚麼能完全取代食糖於消閑食品的地位呢這個答案亦必定與行業本質有關。糖果與食糖的最大分別就是糖果的加工工序比食糖較多,因為食糖其實是糖果的成份之一。這些加工工序為糖果帶來的優勢包括方便性和口味性。糖果有著不同的口味,這是食糖永遠無法克服的宿命,因為食糖有著另一個更重要的身份—調味品。不過方便性隻要更改包裝便能輕易克服。啊,原來行業本質就是口味性,增加口味就可以取得成功。這當然是錯的,答案豈會這麼簡單!口味隻是表麵的一個因素。
試想像:一粒糖果包、加入了不同味道的冰糖,有橙味、草莓味和檸檬味等。結構上與糖果差別不大,感覺上比冰糖更接近糖果,不過感覺總是還差一點點。都是甜甜的,有著不同的口味,即使外形是差不多,但是你是否總覺得感覺有些惡心呢
圖表4-1冰糖與橙味冰糖
對了!差別就是感覺。糖果跟食糖最重要的分別就是感覺。其實,食糖加些橙味及其它的調加劑與橙味糖果差別不大,但是兩者永遠不能相比。因為糖果擁有一樣食糖沒有的東西,那就是無形體驗。不同的口味除了滿足你更多的心理需求外,同時是與食糖劃清界線,避免你聯想到它其實是食糖加調味劑。要成功,不是不斷地埋首於口味,而是營造無形體驗,這就是糖果的行業本質。
1.1. 食糖與糖果之比較
於4.2糖果行業本質介紹裏,已經說明了食糖與糖果之間的分別。接下來的部分會以真實的數據把它們的分別以量化的方式表現出來。食糖和糖果會根據性價比、營養、口味多樣性、心理需求、特色及無形價值六個範疇給予不同的分數。最後根據分數的差別加以分析。
分數 性價比 營養 口味多樣性 特色 心理需求 無形價值
1 (0,8) 少吃 一成不變 全部一樣 不想吃 無
2 (8,20) 間中吃 數種口味 有點兒差別 有的話便吃 一瞬的體驗
3 (20,60) 一般 足夠多樣性 有較大差別 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