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2 / 3)

但可不吃 一刻的體驗

4 (60,100) 多吃 比需求多 十分不同 不吃不自在 較長時間的體驗

5 (100,∞) 一定要吃 比需求多很多 完全不同 不吃不可 長時間的體驗

圖表4-2評分參考表

對象 性價比 營養 口味多樣性 特色 心理需求 無形價值

食糖 5 1 1 2 1 3

糖果 2 1 5 4 4 4

圖表4-3食糖與糖果之差別評分

正文食糖和糖果的PK(2)

(本章字數:2641更新時間:2008-10-2418:14:36)

圖表4-4食糖與糖果之比較

從圖表4-4可見,於口味多樣性、心理需求、特色和無形價值四個範疇,糖果的得分都得比食糖高。根據兩者的得分把圖表劃分為兩部分,即圖表上兩個虛線的長方形範圍。左邊的是食糖較高分的範疇,而右邊的則是糖果較高分的範疇。食糖隻要在其較高分的左邊下工夫便已經足夠,不需要特地提高右邊的部分;糖果則需要專注於右邊的價值。不過,營養這一部分是較特別的。無論是食糖還是糖果最終也有追求營養的需要,但是這並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營養價值是被食物成份及處理方法影響,當有任何一間企業有了突破,所取得的成功隻會是短暫的。因為最終這會成為整個行業的標準,所以不能用以取勝。就像取得大學學位在早期年代尋找工作時會有優勢,但隨著社會發展,大學生數目不斷上升,學位成為一個必備的條件。有了學位不會有利,不過沒有學位便很不利。營養就像大學學位,剛有突破時會轟動一時,但是隨著時間流逝,這將會成為必要的條件而非優勢。在可見的將來,糖果還是逃不出不健康的厄運,所以有些企業以虛擬的健康來帶出相關的無形價值。

漁業市場的行業本質:穩、快、滲

在報告的第二部分,我們利用不同的公司案例,從不同的角度去舉證海產食物行業上、中、下遊的三大本質為『穩』、『快』及『滲』。在這部分,我們嚐試從市場宏觀的角度,去驗證此三大本質的整體性。

《真實個案》一段魚市場泡沫的曆史

若大家今天到魚市場走一趟,想買條愛吃的遊水東星斑回家享受,竟發現此貴價魚的價格,比以前升了不隻六成,你心裏會想些什麼?你可能會想:「不會吧!是否那裏有錯,明天再來看吧。」好了,明天再來一趟。不得了,現在升了一倍,你會不會買。當然不會吧!你一定在想:「下星期再來看一看吧,不吃不用死的。」就是這樣的過了數個月,價格依然高企。這時候的你,是繼續等待,還是轉買其它愛吃的東西呢?

你可能會說,這假設性的問題很假,魚是一種日常生活的普通食物,那有如此的事情發生呀!真的不會嗎?請看以下1980年1月30日的一則於日本報導的新聞:

圖3-1:報導「大量在庫」的一則新聞-以三菱商事為首的「北商」集團破產案跟海產食物行業本質是相關的。

1980年初,一個以三菱商事為首的「北商」集團破產,所涉金額非常龐大,在當時日本曆史上排行第七,其原因與魚市場的「大量在庫」有關。當中的曆史教訓可讓我們更全麵地體驗海產食物行業本質。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鯡魚子,一種日本人非常愛吃的貴價魚,是日本傳統的新年送禮佳品之一。其需求季節性很強,故此價格變化很大。一般來說,全年最貴的時候是十二月,價錢約8,000日元/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