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1 / 3)

這種特殊的、尋視著加以解釋而把所操勞之事帶近前來的活動,我們稱之為考慮〔 Ueberlegung〕。考慮所特有的格式是:如果——那麼。例如,如果應得製作、采用、防護這或那,那麼就需要這一或那一手段、途徑、環境或者機會。尋視考慮照亮了此在在其所操勞的周圍世界中的當下的實際局勢。因而它並非僅僅是“認證”一個存在者及其屬性的現成存在。即使在尋視考慮中近前來的東西本身並不伸手可及地上手,並不在就近所視的範圍內在場,考慮也照樣能夠進行。借尋視考慮而把周圍世界帶近前來,這具有當前化的生存論意義。因為再現隻是當前化的一種樣式。在再現之際,考慮直接去視不上手的必需之事。再現的尋視無關乎“純粹表象”。

但是,尋視的當前化是一種另有多重基礎的現象。它首先向來屬於時間性的一種完整的綻出統一性。它奠基在對用具聯係的一種居持中。此在操勞於這一用具聯係而期備著一種可能性。在有所期備的居持中已經敞開了的東西把有所考慮的當前化和再現帶近前來。但要使考慮能夠在“如果一那麼”這一格式中活動,操勞就必須對某種因緣聯係有一種“概觀的”領會。就“如果”所說的東西必須已經是作為這種東西或作為那種東西得到領會的。為此並不要求對用具的領會用述語形式表達出來。“某種東西作為某種東西”這一格式在先於述語形式的領會的結構中已經草描出來了。在存在論上,“作為”結構奠基在領會的時間性中。此在期備著一種可能性,在這裏就是說:期備著某種何所用;此在以這種期備的方式回到了某種用於此,亦即居持於某種上手事物;而居持是從當前化著手的。隻有這樣,屬於有所期備的居持的當前化才能反過來把被指引向何所用的用於此明確地帶近前來種確定的格式中當前化。有待帶近前來的東西的存在方式於是在一;而把它帶近前來的考慮則必須適合於這一當前化的格式。並非考慮才剛揭示上手事物的因緣性質;考慮隻是以下述方式把這種因緣性質帶近前來:考慮讓某種東西緣之結緣的那種東西作為那種東西被尋視看見。

當前植根於將來與曾在狀態,這是在尋視領會的領會中得以籌劃的東西之所以能夠在當前化中被帶近前來的生存論時間性上的條件;其情形是:在帶近前來之際,當前必須適合於那在期備居持的視野上來照麵的東西,亦即:當前必須在“作為”結構的格式中得到闡釋。我們前麵曾提出一個問題:“作為”結構是否與籌劃現象處在生存論存在論聯係之中;現在這一問題得到了回答。“作為”像一般領會與解釋一樣奠基在從視野上綻出的時間性的統一中。作為copula〔係詞〕的“是”所“表達”的就是把某種東西作為某種東西來說。我們今後將與這個係詞“是”的闡釋聯係在一起對存在進行基礎分析,而那時候我們必將重新專題討論這個“作為”現象並從生存論上界說“格式”的概念。

然而,就回答理論行為的發生這一懸而未決的問題來說,對尋視考慮以及格式的時間性描述應有何種幫助呢?隻在於:這一描述弄清楚了從尋視操勞到理論揭示這一轉折的此在式的處境。轉折本身的分析則不妨依循一個具有尋視考慮性質的命題及其種種可能變式為線索來尋找。

在尋視著使用工具時我們可能會說:這錘子太重或太輕。而錘子重這個句子也可以用來表達一種有所操勞的考慮,它意味著:錘子不輕,不輕鬆,亦即:用它動手幹活要費力,它加重了操作。但這句子也能夠是說:我們從尋視上已經認識為錘子的這個擺在眼前的存在者有一種重量,亦即有重這種“屬性”:它對墊在下麵的東西施有壓力,如果這種東西撤走了,它就要跌落。如此領會的話語不再是在期備居持於某一用具整體及其因緣關聯這一活動的視野中說話了。眼光落在屬於“物質性”存在者本身的東西上,而所說的東西就是從這種眼光汲取出來的。現在所視見的東西不再屬於作為工具的錘子,現在錘子作為服從重力法則的物體。現在再從尋視上說“太重”或“太輕”這話就不再有“意義”;亦即:就能夠“覺得”錘子太重或太輕的角度來說,現在來照麵的存在者就其本身不再提供任何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