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AbrahamMaslow說過:“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個聲音,試圖指出我們生命所應依循的方向,如果我們因為軟弱、眼前的利益,或為了其他原因不去傾聽,我們就會悲慘而空虛。”而印度的聖者也早已編織如是的智慧話語:“隻有心靈和諧的人,才能體驗大自然的和諧,內心混沌的人,隻會發現四周混亂。”
在我惶然不安,或被空虛襲擊時,我總企圖讓自己安靜,傾聽。
我不是說社會、物質條件、金錢、權力、地位、生涯規劃這些外在的東西不重要。它們很重要,可以使我們的外在活得好,但如果隻有它們,我們隻會活在表象裏,欺人或者自欺,而無法好好去傾聽生命的真正旋律。
蘇格拉底的父親,是一個著名的石雕師傅。
表麵上,他沒有承傳父親的誌業,在那個職業世襲的時代,一反常態地成為一名哲學家。希臘的文明在他的影響下,開出另外一朵燦爛的花。
而事實上,他仍然隻是石雕師傅。
他雕刻心靈。依他父親所教導的方式。
有一回,他的父親正在雕一隻石獅子。小小的蘇格拉底觀察了好一陣子,終於問出他的疑問:怎麼樣成為一個好的雕刻師?
“看,”他父親說,“以這隻獅子來說吧!我並不是在雕這隻獅子,我隻是在喚醒它!”
喚醒?
“獅子本來就沉睡在石塊中,我隻是將它從石頭監牢裏解救出來而已。”
哲學家也並不是創造者,他們隻是希望將人類的靈魂解救出來而已。每個人的靈魂有自己的樣子,不能被別人創造。我們的靈魂,都是石塊裏的獅子,並不是一塊隨你捏造的軟泥。如果他是一隻鷹,你硬要將他捏成一隻羊,那麼,你將截斷他可以翱翔四海的翅膀;如果隻是一隻羊,而你硬要他飛翔天際,那麼,你盡了再多的努力,也不過白費力氣。
如果真的需要“生涯規劃”這個名詞的話,它是喚醒,而不是塑造,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在還沒有了解自己的靈魂、自己的屬性之前,貿然趕時髦,為自己列出一張長長的短期目標及遠程目標,再用別人的眼光當鞭子鞭打自己,你可能會成功——在別人的掌聲裏體認出自己的光榮,而真正的生命源泉卻日複一日地堵塞與蒙塵,不再流出甘美的泉水。
為誰辛苦為誰忙?
在這個講求效率的社會,我們卻常沒有效率地白忙著。一個小莫紮特或米開朗基羅,若生在此時,可能會在社會期許下兢兢業業地經商,成為白領階級的一員,每天在抱怨公司的福利製度不健全。也許我們之中的大部分人,沒有那麼高的天賦,不一定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來的方向,許多人都必須經過摸索、跌倒、再嚐試的過程,才能慢慢找出自己的最愛——我們或許不那麼出色。那麼特別,可是我們的內心必有自己的聲音。
如果有靈魂,就有它獨特的唱腔。
隻有以自己的方式唱出真正的聲音,在這彷彷徨徨的人海中,生命才沒有遺憾。
你的聲音,是什麼樣的聲音?
你聽見了自己的聲音了嗎?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還是,仍然像個小學生,按照考試的順序來準備功課,填寫一連串的必讀功課表及座右銘,樂此不疲?
領導生活,不要讓生活牽著鼻子走。
這是生涯規劃的前提。
尊重自己內心的聲音,不要斤斤計較外在的掌聲。
如果你非規劃不可,做生涯規劃前,認識自己,這是充分必要條件。
做生涯規劃後,還要有一層心理準備:“人生就是在你計劃外發生的那些事。”
人生以快樂為目的(5) 作者:吳淡如
困難——預設困難症候群
和你的潛意識密談吧!
如果現在你的麵前出現一條河,你要怎樣渡河?
閉上眼睛一秒鍾,看看你心靈中的畫麵,用你的直覺回答我。
是(1)跳過去、走過去,(2)遊泳過去,還是(3)找船或找橋過去?
通常,答案是跳過去、走過去的人比較多。這意味著什麼呢?
它代表你在處理人生困難時的態度。選擇(l)的人,無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他們心中的困難不過是一條小小淺淺的水溝,他們會天真地低估困難,但並不會猶豫。選擇(2)的人,據我統計,未必是遊泳健將,他們對困難采取獨立解決的態度。選(3)的人個性謹慎,比較喜歡誇張困難度,或者依賴別人來解決問題。
這些選擇都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你必須過河去。
別假想河裏有很多鱷魚或是食人魚,別想賴著不敢過去,別隻光用腦袋不動手腳。再聰明的腦袋,沒有